•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6.6 6.7折 40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富华、张平、楠玉、张自然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9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袁富华、张平、楠玉、张自然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10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13001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30页
  • 字数 11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家智库报告
【内容简介】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结果表明,较低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下降,说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仍然是以资本驱动为主,资本贡献份额过高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为,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关键在于:(1)必须有新知识要素供给和市场制度激励,才能突破传统生产过程的结构性减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2)要注重长期增长过程中生产模式升级与消费模式升级的协同性,实现消费、生产结构互动升级;(3)打破行政干预所导致的横向、纵向分割,切实发挥经济网络的集聚效应和关联效应,疏通知识部门和知识过程的分工深化,创新外溢渠道;(4)强化政府在知识网络建设、疏通和新要素培育方面的功能。
【目录】
一 全要素生产率国际标准核算方法综述
(一)全要素生产率:界定与方法
(二)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方法与比较
(三)全要素生产率文献与评述

二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测算与跨国比较研究
(一)估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二)估算结果说明
(三)跨国比较研究

三 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冲击与增长效率:国际比较的启示
(一)文献述评与增长核算框架
(二)长期增长中的要素动态与国际经验事实
(三)长期增长的效率分析: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与增长效率问题
(四)结语与讨论

四 新要素供给、知识生产消费一体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一)知识生产消费一体化过程
(二)通用技术与知识生产的两部门模型

五 基本制度环境、要素协同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一)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与资源配置低效率
(二)低效率的制度根源及其机理

六 结论与建议
(一)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基准,提高增长质量,实现稳定发展
(二)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弱化干预,强化协调
(三)促进人力资本的再配置与有效使用,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
(四)推进科、教、文、卫事业单位转型与改革,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增长效率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