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哲学十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朱熹哲学十论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94.8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蒙培元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3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蒙培元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27576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学研究文库
【内容简介】
《朱熹哲学十论》讨论了朱熹哲学中有重要理论价值的十个问题。这些问题是以往的朱熹研究未曾提出或很少涉及的,虽各自独立却又构成有机整体。作者从问题意识出发,重新解读朱熹,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揭示朱熹哲学的深层意蕴并与现代哲学展开对话,提出许多新见解。在朱熹哲学的庞大体系中,很多看似矛盾的说法,经过重新解释得到了化解;有些当代哲学争论不休、未能解决的问题,朱熹早以自己的方式予以解决;有些被认为是保守反动的封建意识形态的议论和观点,实际上是生命哲学中关系人类发展的根本问题。《朱熹哲学十论》以中西比较、古今贯通的方法,进入历史而又超越历史,透过历史语境,揭示朱熹哲学这一富有生命力的永久性的话题,从生命体验的角度,进行理论疏解,使之面目一新。
【作者简介】
蒙培元,1938年生,甘肃庄浪人。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6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冯友兰先生。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啥佛大学,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访问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理学的演变》、《理学范畴系统》、《中国心性论》、《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心灵超越与境界》、《情感与理性》、《人与自然》、《蒙培元讲孔子》、《蒙培元讲孟子》等;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怎样注解“四书”?——从方法的角度看
第一节重视字义阐释
第二节拓展意义空间
第三节运用分析方法
第四节转换问题向度
第五节“建构”形而上学
第六节回到直觉体验

第二章一个世界还是两个世界?——理气论
第一节“不离不杂”说是两个层面的问题
第二节形而上下分先后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体用合一是存在的基本方式

第三章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一分殊”说
第一节“理一分殊”的提出
第二节何谓“理一分殊”?
第三节“理一”与“分殊”的关系
第四节重要的是理会“分殊”

第四章存在与价值能统一吗?——“所以然”与“所当然”之说
第一节今人对朱子之理的解释
第二节朱子本人对理的解释和用法
第三节“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

第五章心是什么?——心体用说
第一节心是体用之全体
第二节分说与通说
第三节心之知觉说
第四节人心道心说

第六章情感与理性对立吗?——“心统性情”说
第一节何谓“心统性情”?
第二节本心即仁性

第七章德性还是知识?——“尊德性”与“道问学”
第一节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德性与知识的关系
第三节“尊德性”还是“道问学”?
第四节朱陆之争

第八章有无宗教精神?——敬的学说
第一节敬是宗教情感
第二节持敬与穷理
第三节主一、整齐严肃与敬畏
第四节敬与慎独

第九章有无生态哲学?——“生”的学说
第一节“生”的意义
第二节人物之异同
第三节何为“格物”?为何“格物”?
第四节公与仁与万物一体

第十章何谓真善美的境界?——“心与理一”说
第一节何谓“心与理一”?
第二节诚与真的境界
第三节仁与善的境界
第四节乐的体验与审美境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