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苍凉时代的灵魂之舞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苍凉时代的灵魂之舞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8.6 6.6折 2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萧映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6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萧映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3095438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6页
  • 字数 226千字
【内容简介】
在国际汉学界,还有一些现代诗研究,包括陈世骧与艾克顿合编的英译现代汉诗,荷兰学者汉乐逸的卞之琳研究,日本学者秋吉久纪夫对卞之琳、冯至、穆旦等诗人的诗歌翻译,台湾学者张错著《冯至评传》,香港学者梁秉钧著《对抗的美学:中国诗人中的现代主义一代之研究》,以及白英、许芥昱、宋淇、林明慧、叶维廉、杜博妮、顾彬等学者关于现代汉诗的翻译和研究。
在罗列了以上种种研究成果之后,我认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仍有一些空白地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对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多是一种分散性研究,研究单个诗人、诗作多,从整体上探讨研究这一时期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生发展状况的较少。(二)对于卞之琳、冯至、穆旦三位诗人,个案研究较多,比较研究却很少,特别是没有把他们作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加以比较分析。(三)基本未将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作为一个分支,置放在世界性的后期象征主义诗潮中加以考察研究。
鉴于上述研究态势,我决心在这些空白地带“安营扎寨”,耕耘播种。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都是我探索这一专题的起点和宝贵的借鉴,我试图在这个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令我欣慰并可以坦言的是:不管有多少成功和失败,我已努力为之。
【目录】
第一章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概况
第一节西南联大和现代诗
第二节现代主义诗人
第三节现代主义诗论
第四节“七月”诗派和“《中国新诗》诗人群”的现代性
第二章相对的“雕虫”技艺:卞之琳
第一节卞之琳的连接性
第二节卞之琳与瓦雷里
第三节格律:形式的执著
第三章寻求生命的根蒂:冯至
第一节冯至的标志性
第二节冯至的生命观
第三节冯至与里尔克
第四节十四行体
第四章并非孤独的先锋:穆旦
第一节穆旦的超越性
第二节穆旦的自我观
第三节穆旦与艾略特
第四节《诗八首》及其结构
第五章卞之琳、冯至、穆旦的比较
第一节译诗与写诗之间
第二节古典之音
第三节现代之思
第四节接受问题
第六章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
第一节成熟的标志
第二节世界性的同步
结语
附录1犁青诗歌的生命意识
附录2期待视野和诗化语言——犁青20世纪90年代诗歌论析
附录3形式与变式——阅读小引《西藏组诗》
附录4苦难的见证与诗的救赎——论《南亚海难诗辑》
附录5隐伏的和显在的少数民族女性诗歌——论《诗歌与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诗人诗选》
附录6西西弗斯的巨石与阿特拉斯的双肩
附录7“正拟透参萦绕事,未曾顿悟已经年”——林雨诗集《沉》论
附录8这背后隐藏着变易——论《赶路*湖北前卫诗选》
附录9“我不和谐的旅程把一切惊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