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哲学元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管理哲学元论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93.57 5.9折 1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可真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2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周可真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4
  • 版次 1
  • ISBN 9787522718002
  • 定价 1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管理哲学的元研究,通过“管理哲学”“哲学”和“管理”三个维度的元研究,指明了管理哲学的发展方向是立基于“自由人”假设的管理文化哲学,这种属于后现代文化哲学范畴的管理哲学应当研究寓于知识创新过程中的思维规律。
【作者简介】
周可真(1958-),男,江苏宜兴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85年7月南开大学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后,进入苏州大学执教至今。曾任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现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学术道德和学术仲裁委员会主任,苏州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儒学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在明清哲学顾炎武研究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部顾炎武年谱(1998,获江苏省第7届优秀图书奖二等奖,苏州市第5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部顾炎武哲学思想研究专著(1999,获江苏省2002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完成了个顾炎武思想研究项目(00BZX020,成果《明清之际新仁学——顾炎武思想研究》获江苏省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外还出版了《顾炎武与中国文化》。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九十余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儒、道、法的国家治理哲学研究”(16AZX014)。
【目录】
引论

篇  以“管理哲学”为主题的元研究

  章  西方学者对管理的哲学研究

    节  “管理经营哲学”——泰勒和谢尔登的管理哲学研究

    第二节  “管理文化哲学”——霍金森和沙因的管理哲学研究

    第三节  “彻底规范性”的价值管理理论——柯克比对管理哲学的元研究

    第四节  对西方管理哲学研究的评说

  第二章  中国学者对管理的哲学研究

    节  中国管理哲学研究简况

    第二节  构建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体系——崔绪治的管理哲学研究

    第三节  构建东方管理文化理论体系——苏东水的管理哲学研究

    第四节  对中国管理哲学研究的评说

  本篇反思与总结

第二篇  以“哲学”为主题的元研究

  第三章  传统哲学的两种基本研究方式

    节  作为哲学研究方式的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

    第二节  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在古代的原始综合

    第三节  17世纪以后西方自然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分化

    第四节  16世纪初中国哲学向文化哲学的转型

    第五节  中西哲学同归于文化哲学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哲学的历史形态及其演化规律和演化趋势

    节  哲学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第二节  哲学形态的演化规律和演化趋势

    第三节  文化哲学:生活论形态的后现代哲学

  本篇反思与总结

第三篇  以“管理”为主题的元研究

  第五章  现代管理学的缺陷及片面管理观向全面管理观转变的趋势

    节  “人性假设”缺陷:缺乏“自由”要素

    第二节  思想缺陷:把特殊管理理论当作普遍管理理论

    第三节  理论缺陷:缺乏普适性管理概念

    第四节  管理概念缺陷:不适用于个人生活管理

    第五节  管理理念转变趋势:从片面管理观到全面管理观

  第六章  管理是什么?

    节  管理:对非管理活动的信息反馈活动——基于对“管理”和“management”的语义分析

    第二节  管理的目的和本质:达成自由和必然的协调统一

    第三节  管理的意义和任务:为非管理活动制定行为规则

  第七章  管理学是什么?

    节  “管理学”的意义分析

    第二节  管理知识的诠释性特点

    第三节  管理知识的综合性特点

  本篇反思与总结

第四篇  以“知识创新”为主题的思维规律研究

  第八章  知识创新和创新思维

    节  知识与真理

    第二节  知识创造与知识重建

    第三节  创新思维的本质

  第九章  规范思维与自由思维

    节  理论假设条件与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逻辑学与仁道学

    第三节  规范思维——广义逻辑思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