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60.92 6.2折 9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颜岩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2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颜岩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22704678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学术专著,主要从日常生活批判、激进需要批判、历史哲学批判、政治哲学批判、伦理学批判、文化哲学批判等角度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进行阐释和评析。一方面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辨明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有助于反思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元性和本土性,推动中国现代性的构建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书的主要创新有五个方面:一是试图跳出传统流派(人物)研究模式的框架,依照总体性的原则围绕核心论题展开研究;二是充分运用文本学研究法,所有分析都建立在对一手文献的细致解读之上;三是注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展开比较研究;四是紧密结合东欧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进行研究,强调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五是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揭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特质和发展逻辑,另一方面阐明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启示。
【作者简介】
颜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10余项课题,出版论著3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世界哲学》《国外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成果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和摘编。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理事、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理事等职。

 
【目录】
导论

    一  东欧文化精神与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二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特质与逻辑演进

    三  国内外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现状

    四  本书的价值意义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走向日常生活的现代性批判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革命

    一  日常生活的概念与特质

    二  个体的生成与家庭变革

    三  对象化范式下的日常生活危机

  第二节  伪具体的日常生活及其破除

    一  伪具体的世界及其特征

    二  具体的辩证法

    三  日常生活与理性形而上学批判

  本章小结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的意义与限度

第二章  激进需要与理性乌托邦

  第一节  激进哲学与理性乌托邦

    一  哲学在现代社会的定位与功能

    二  哲学价值讨论何以可能

    三  激进哲学与激进乌托邦

  第二节  激进需要及其异化批判

    一  马克思的需要概念及其内在张力

    二  资本主义现代性条件下的需要结构批判

  第三节  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结构的构想

  本章小结  在现代性条件下重新审视需要概念

第三章  历史哲学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

  第一节  从历史哲学到历史理论

    一  历史意识的发展阶段

    二  何谓“后现代性”

    三  历史哲学批判

    四  走向一种历史理论

  第二节  经典现代性理论家的思想遗产

    一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伦理学遗产

    二  对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解读

    三  韦伯的领域划分理论

  第三节  作为现代性基本预设的偶然性

    一  现代人的偶然性生存境遇

    二  不满意的社会与自决的需要

  本章小结  历史哲学还是历史理论?

第四章  现代性的多重逻辑与动态平衡

  第一节  作为现代性动力的启蒙辩证法

    一  无限否定的现代性

    二  现代性的悖论

  第二节  现代性的三种逻辑与钟摆运动

    一  现代性的三种逻辑

    二  现代性的钟摆运动

第五章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现代性批判

  第一节  现代性条件下的“正义”论辩

    一  分配正义与按劳分配

    二  超越正义与按需分配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