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丛刊(第4辑):《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北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丛刊(第4辑):《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54.35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亚蓉 著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8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亚蓉 著
  •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7368809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2页
  • 字数 23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西北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丛刊(第4辑):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研究一般资助项目“《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项目号:09XJC740007)。《西北大学语言文学研究丛刊(第4辑):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共七章节,主要内容包括汉语、汉字、谐声字,《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说文解字》谐声字基本声首的认定等。
【作者简介】
张亚蓉,1979年6月出生,1998年至2008年在西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攻读本科、硕士及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语言学。2008年入西北大学文学院工作。2009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代表论文有《谐声关系与上古形态》、《谐声字在上古音中的研究价值》、《(说文解字)基本声首的认定》、《汉字的标音化取向》等。
【目录】
绪论
一、上古音的研究现状
二、上古音的研究材料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第一章汉语、汉字、谐声字
一、汉语与汉字
(一)汉语与汉字的关系
(二)人类文字表现语音的共同轨迹
二、谐声字
(一)谐声字的音读性质
(二)声符与谐声字的音读关系
(三)谐声字与上古音研究
(四)谐声原则的讨论
1.高本汉的谐声原则
2.董同稣的谐声原则
3.李方桂的谐声研究
4.潘悟云的谐声原则
5.郑张尚芳的谐声原则
三、谐声材料的选择

第二章《说文解字》中的谐声字
一、《说文解字》的收字情况
二、《说文解字》中形声字的收录
(一)大徐本中7个字形重出的字符
(二)大徐本中16个意义重出的字符
(三)大徐本中19个徐铉新修字符
(四)大徐本中误析为非形声字的150字
(五)大徐本中误析为形声字的98字
三、《说文解字》中的省声字
四、《说文解字》中的亦声字

第三章《说文解字》谐声字基本声首的认定

第四章材料的计算机处理和数理统计
一、《说文》谐声表的制作..
(一)数理统计法在音韵研究中的运用
(二)《说文》谐声数据表的制作
二、谐声关系的数理统计
(一)谐声频率与几遇数计算公式
1.《说文》声母谐声频率表与谐声几遇表
2.《说文》韵部谐声频率表与谐声几遇表
三、实际相逢数与几遇数表现出的音理关系

第五章《说文解字》谐声反映出的上古声母特征
一、《说文》谐声关系所表现出的常式谐声讨论
(一)《说文》谐声数据反映出的常式谐声特征
1.《说文》谐声数据反映出的声母间的同位互谐及同式互谐
2.《说文》谐声反映出的声母间的曲折通谐关
3.同组内全清与次清之间的谐声倾向
4.同组内全浊与全清、次清之间的谐声倾向
5.声母间的常式谐声小结
(二)《说文》谐声反映出的上古基本声母
二、《说文》谐声关系所表现出的异常谐声讨论
三、谐声关系与上古形态

第六章《说文解字》谐声反映出的上古韵部特征
一、上古韵部研究回顾
(一)上古韵部的划分与韵母构拟
(二)新派的古韵部构拟和传统的古韵部构拟之比奄
(三)诗韵及谐声之于韵部的划分
1.《诗经》韵例反映出的押韵方式
2.谐声之于韵部划分的意义
(四)汉藏语言押韵格律的普遍规律
二、《说文》谐声所反映的上古韵部系统
(一)《说文》谐声所表现出的谐声数据
(二)《说文》谐声所反映出的上古韵部关系
1.《说文》中阴人相承的韵部谐声现象
2.《说文》中特殊的韵部通谐现象
(三)《说文》谐声所揭示的元音、韵尾及介音特征
1.《说文》谐声所揭示的元音特征
2.《说文》谐声所揭示的韵尾特征
3.《说文》谐声所揭示的上古介音
4.上古汉语韵部系统小结

第七章《说文解字》谐声反映出的上古汉语声调
一、关于声调的认知
二、上古汉语声调研究综述
(一)上古汉语声调研究回顾
(二)目前国内最流行的声调理论
三、从《说文》谐声看汉语的调类
(一)《说文解字》调类谐声表
(二)《说文解字》谐声数据所反映出的调类
(三)平、上、去、入四声的性质
结语
附表(存目)
表1:《说文解字》谐声表
表2:《说文解字》省声字
表3:《说文解字》亦声字
表4:《说文解字》读若(读如、读为、拟况)表
表5:上古汉语音节表
表6:声训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