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43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于廑 编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7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于廑 编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7045125
  • 定价 2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3页
  • 字数 323千字
  • 丛书 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内容简介】
十五、十六世纪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亚欧大陆农耕世界东西两端封建国家的农村本经济,在这两个世纪中都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耕织结合之趋于分解,生产之转向商品化、经营、生产组织和所有制之探求新的形式或某种改变,以及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按各自的历史条件,多少不等地显示出旧制度统治力气松弛,显示出更新的转折或转折的动向。与这些变化相伴随,在变化较剧烈、较深刻的亚欧大陆西端,航海活动开始越出了沿海和内海的局限,飞跃为跨越大洋、连接世界新旧大陆的远航。由此,基于农本经济的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互相闭塞的状态,开始出现了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分散隔绝的世界,逐渐变成了联邦纱为一体的世界。人类“历史也就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作者简介】
吴于廑(1913-1993年),原名吴保安,祖籍安徽休宁,少年时代成长于大运河畔的江苏宝应。1935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1941年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习经济史。1941年秋考取清华大学第五届留美公费生,入哈佛大学文理研究院,1944年和1946年分获文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1947年应周鲠生校长邀请,回国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解放后先后兼任系主任、副教务长、副校长等职。
吴于廑先生为新中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合作主持了两批全国性世界史大学教材的编纂(4卷本《世界通史》,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初版;6卷本《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994年版),开创15、16世纪世界历史研究(主编《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共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1990年版,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主要论著集结于《吴于廑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在中国史学界,其倡导的整体世界史观,被誉为“世界历史新理论在我国兴起”。
【目录】
前言
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
乐市辨
十五至十七世纪中国商品经济对农村经济的浸蚀
日本室町时代的“酒屋土仓”的农民运动
论织田和丰臣政权的乐座政策
从庄园制解本看十四至十六世纪日本历史的转折问题
关于地理大发现以前英国资本主义关系产生的两个问题
十四至十六世纪英国手工业行会的变化
十四至十七世纪英国的外来移民及其历史作用
英国都铎王朝海上政策初探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是否反对罗马教皇权力?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说其历史意义
十五至十七世纪西太平洋中西航海贸易势和的兴衰
十四至十六世纪中日朝贡贸易关系论前期倭寇
王直和明王朝的海禁政策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