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2.5 4.0折 56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光清、喻少如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8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熊光清、喻少如 著
  •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1718075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4页
  • 字数 24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通过对全国五省市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实地调查获得的丰富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的认真分析,对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流动趋势,流动人口的权利状况、权利特征与管理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流动人口权利救济方式,即:司法救济、行政救济、社会救济、私力救济,分别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法分析了流动人口权利救济的选择倾向,并提出了流动人口权利救济的优化路径。
  《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的主要贡献有:(1)发现了流动人口权利救济中的一些新问题和新趋势,并揭示了流动人口权利救济的基本特征和选择倾向。(2)澄清了有关流动人口权利救济的一些错误认识。例如:本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于权利救济方式的选择表现出多样性,并没有明显的非法或暴力倾向;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权利救济方式的认知认同和选择倾向表现出很强的一致性,而不是差异性。(3)提出了有较强针对性的流动人口权利救济的提升路径和优化策略,对相关部门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熊光清,湖北潜江人,1968年生,法学博士,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比较政治制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代表著作有:《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排斥问题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制度创新》、GlobalRevivalofLeftandSocialismVersusGlobalizationandChina'sShare等。
  
  喻少如,湖北大悟人,1968年生,法学博士。现任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曾任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法学评论》、《当代法学》、《暨南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著作有:《行政给付制度研究》等。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调查样本
五、研究框架

第二章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流动趋势
一、流动人口:概念与内涵
二、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
三、流动人口的流动趋势
四、结论

第三章流动人口的权利状况、权利特征与管理政策的演变
一、流动人口的权利状况
二、流动人口的权利特征
三、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
四、结论

第四章流动人口权利的司法救济
一、司法救济:流动人口权利救济的最权威方式
二、流动人口司法救济的现状
三、流动人口司法救济的制约因素
四、流动人口司法救济的提升路径
五、结论

第五章流动人口权利的行政救济
一、行政救济:流动人口权利救济的重要方式
二、行政救济对流动人口的重要作用
三、流动人口行政救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流动人口行政救济的提升路径
五、结论

第六章流动人口权利的社会救济
一、社会救济:源于社会力量的救济方式
二、社会救济的基础:中国社会力量的发展与壮大
三、流动人口社会救济的发展趋势
四、流动人口社会救济的提升路径
五、结论

第七章流动人口权利的私力救济
一、私力救济:处于法律边缘的救济方式
二、流动人口选择私力救济的特征
三、流动人口选择私力救济的动因
四、流动人口私力救济的应对措施
五、结论

第八章流动人口权利救济的选择倾向
第九章流动人口权利救济的优化路径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