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

正版现货,品相完好,套书默认发一本,多种封面版本的书请咨询客服再下单

52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耕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2-21

旧书香书城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耕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7
  • 版次 1
  • ISBN 9787300121956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3页
  • 字数 49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内容简介】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第一种新解读(第3版)》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当代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西方哲学史和西方现代哲学包括后现代主义这一宏大理论背景中,重新探讨它的理论主题、体系特征和当代意义,力图用新的科学和哲学研究成果重新阐释已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深入探讨被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忽视、“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系统论证马克思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同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与观点,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创立新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和思维逻辑。从马克思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胡塞尔、德里达等人的思想转变,并以此为马克思辩护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重新解读。《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第一种新解读(第3版)》自出版以来在哲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获第四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作者简介】
  杨耕,1956年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组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
  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唯物论研究》(日本)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出版《杨耕集》、《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等著作12部,先后主持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等国家级教材6部;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国家级奖6项。
【目录】
马克思哲学: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代序)
上篇
第一章马克思哲学的主题和体系:一种新解读
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二、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
三、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特征

第二章马克思:现代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一、反对形而上学与建立“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
二、从人的存在出发与开辟“从本体论认识现实”的道路
三、结语:超越近代唯物主义的视野

第三章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
一、后现代语境中的马克思哲学
二、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后现代
三、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

第四章实践的世界观意义:对马克思世界观的一种新解读
一、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二、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
三、实践过程中的实践理性和评价理性及其作用
四、实践: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第十章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及其历史进程:一种新解读
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依据
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实现进程
三、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全面实现

第十一章发生、本质、过程:对马克思认识论的新解读之一
一、重演:认识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的本质关系·
二、反映和创造的统一:认识活动的本质特征
三、语言:认识活动本身的要素
四、从感性认识、思维具体到实践理念:认识的基本过程

第十二章建构、反思、反映:对马克思认识论的新解读之二
一、思维的建构性及其实质
二、思维的反思性及其作用
三、思维反映存在的形式

第十三章实践反思:对马克思认识论的新解读之三
一、从康德的批判反思、黑格尔的思辨反思到马克思的实践反思
二、马克思实践反思理论的总体特征
三、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与历史认识论
四、马克思的实践反思理论与现代认识论

第十四章思维的内在矛盾:一种新解读
一、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矛盾:意识是被意识到的意识
二、建构性思维与反思性思维的矛盾:思维是被反思着的思维
三、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矛盾:思维操作是把运动的事物静止化
四、哲学思维是包含着反思的综合性思维
五、实践: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六、结语: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第五章实践本体论:对马克思本体论的一种新解读
一、实践本身的矛盾特征
二、实践本体论的内涵和意义
三、斯大林与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解

第六章辩证的否定与否定性的辩证法:对马克思辩证法的一种新解读
一、辩证的否定与否定之否定
二、否定性的辩证法与否定之否定
三、简短的结论

第七章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一种新解读
一、问题的提出
二、何谓“自然历史过程
三、社会经济规律在何种意义上是自然规律
四、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何种意义上与自然历史过程相似-
五、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派生形态和超越形态

第八章历史必然性:一种新解读
一、历史必然性观念的确立
二、历史必然性的基本特征
三、反历史必然性观念泛起的原因和环节
四、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对历史必然性的否定及其失误

第九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一种新解读
一、生产力的特征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现代特点

第十五章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一种新解读
一、哲学史上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观念
二、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的本质、结构和功能
三、自我意识与客观性

第十六章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一种新解读
一、“拒斥形而上学”与可证实性
二、“悖论”与无矛盾性
三、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系统与非系统
四、主体性原则与现代思维运动的三个层次

第十七章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一种新解读
一、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人类活动的本原性结构
二、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三、从片面的人向全面的人的发展
四、时间:人的生命尺度和发展空间

下篇
第十八章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及其启示
一、法国唯物主义中的机械唯物主义派
二、法国唯物主义中的人本唯物主义派
三、重新考察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第十九章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及其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一、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的理论贡献
二、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的理论局限
三、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对唯物史观形成的影响
四、简短的结语

第二十章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一、社会哲学的理论渊源
二、社会哲学的主要观点
……
第二十一章从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
第二十二章从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理论到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一种新解读
第二十三章斯大林与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一种新解读
第二十四章胡塞尔:从先验自我转向生活世界
第二十五章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第二十六章后现代主义:背景、实质和意义
第二十七章后殖民主义:实质、特征及其局限
第二十八章后殖民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