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艺、戏曲生活六十年,内有作者签名
  • 曲艺、戏曲生活六十年,内有作者签名
  • 曲艺、戏曲生活六十年,内有作者签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曲艺、戏曲生活六十年,内有作者签名

40 5.1折 7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包澄洁 著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包澄洁 著
  •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7757088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约30万字,时间跨度自1946年至2018年,主要讲述1958年以来作者在北京曲艺团、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以及退休后的生活,其中穿插了作者与研究中国说唱艺术的加拿大和美国的知名学者石清照、白素贞的交往。作者从个体的角度,记录了其所亲历的北京曲艺团从民营到国营的变迁,留下了吴长宝、高玉声、许吉星、王敬葛、魏喜奎、韩德福、高元钧、良小楼、孙书筠等前辈曲艺艺人的音容、笑貌,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北京曲艺的的兴盛和衰落,鲜活地展现了那一段历史的细节。作者记述了在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的学习经历,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当年的同学及师友,特别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前辈学者傅雪漪。作者参与了戏曲曲艺界重大项目、也是国家重点项目《中国戏曲志》《中国曲艺志》的编审,以个人的视角和亲历者的感受,记录了自己中的《中国戏曲志》的灵魂人物、主编张庚,副主编余从,以及时称“四条汉子”的薛若琳、周育德、汪效倚、刘文峰和其他的同事,分享了其中的甘苦和得失。
   作者与美国、加拿大学者的交往,具体而生动,可管窥中国传统曲艺在北美的接受与传播。

【作者简介】

   包澄洁,男,1942年生,中国曲艺戏曲音乐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戏曲志》编辑部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史陈列室主任、《中国曲艺志》责任编辑。现为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参与贾志刚主编之《中国近代戏曲史》之“戏曲音乐编”的编著,主要著作有《清代曲艺史》。论文有《论落子腔系》、《从八角鼓到北京曲剧》等。另有为京韵大鼓演员孙书筠记录整理之传记《艺海沉浮》,以及《河南坠子在北京》、《钟德海访谈录》等文章。

【目录】

上(1946—1986)

 

序章3

 

闯关东者的后代3

 

“跑屁头”从柳河三源浦到沈阳再到北平4

 

从北京到山西崞县5

 

第一章求生7

 

我做“戏子”了7

 

爸爸的“右派”始末7

 

多了一个新身份——“右派”子女9

 

“娃!你走吧,这不是你娃待的地方”10

 

六铺炕煤炭设计院宿舍——惊愕的奶奶12

 

南苑鹿圈9号村和报考北京曲艺团13

 

大光明喷漆厂15

 

第二章在曲艺团找到了家的感觉17

 

北京曲艺团曲剧队17

 

乐队队长吴长宝19

 

师父高玉声20

 

我最崇拜的人许吉星22

 

南下巡回演出22

 

魏老板和她的爱情26

 

上级派的艺术干部成功了,政治干部失败了29

 

前门小剧场生活30

 

我尊敬的王敬葛老师32

 

第三章生机34

 

剧团国营34

 

“想念书吗?”——一入恭王府35

 

“敢考大学吗?”——东四八条52号36

 

我和于真团长37

 

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38

 

我的大学生活40

 

...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