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态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研究
  • 新形态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形态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研究

新形态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研究

5 1.2折 42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超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0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0

上书时间2023-05-17

牛犇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超 著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9619421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2页
  • 字数 20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新形态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研究》认为,作为全球化过程中市场自发选择的结果,新形态国际分工的形成有其合理的方面。首先,新形态国际分工形成的动因在于全球化背景下先进国家与后进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梯次性;其次,各国要素禀赋的不同,尤其是制度环境和文化禀赋的差异是新形态国际分工形成的要素基础;最后,国际生产组织的创新,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为新形态国际分工提供了组织基础。与传统的国际分工形态相比,新形态国际分工之所以会引发严重的国际经济失衡,主要在于制成品与服务品可贸易性的差异、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非对称性、分工国之间及其内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拉大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等等。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因素,新形态国际分工对国际经济失衡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
【目录】
第一章导言
一、研究动因:日益严重的国际经济失衡
二、主要结论
三、内容结构安排

第二章有关国际经济失衡解释的文献述评
一、汇率及汇率制度与国际经济失衡
二、财政赤字与国际经济失衡
三、金融效率与国际经济失衡
四、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失衡
五、本章小结及本书分析视角

第三章当代国际分工演进的历程及特征
一、传统产业将分工——工业制成品与农矿业之间的分工
二、产业内分工——同一产业内各产品部门之间的分工
三、价值链分工——同一产品内不同价值链增值环节的分工
四、现代产业间分工——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分工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新形态国际分工演进的动因(基础)
一、产品内分工演进的动因(基础)
二、“服务——制造”新形态国际分工演进的动因(基础)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制度环境与新形态国际分工的形成:基于跨国截面数据的实证
一、“服务——制造”新形态国际分工的度量
二、模型、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三、基于OLS的实证及结果分析
四、基于IV估计的稳健性检验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新形态国际分工导致国际经济失衡的机制
一、新形态国际分工下贸易开放的非对称性
二、新形态国际分工下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三、新形态国际分工结构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新形态国际分工对国际经济失衡的影响:基于跨国截面和中美贸易数据的实证
一、新形态分工对国际经济失衡的影响:基于跨国截面数据的实证
二、中美贸易时间系列数据的检验
三、本章小结

第八章启示与政策建议
一、“服务_制造”新形态国际分工的可持续性
二、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附录一实证模型的数据来源及说明
附录二计量模型所涉及的国家样本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