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破产背景下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研究
  • 企业破产背景下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企业破产背景下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研究

企业破产背景下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研究

10 2.1折 48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定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36

上书时间2022-12-11

牛犇书屋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定明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47597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1页
【内容简介】
  基于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产生的非自愿性,及其与 人身权密切相关,应当对企业破产背景下的人身损害 赔偿债权进行特别保护。在破产法内,应该从程序性 权利和实体性权利两方面对人身损害赔偿债权加以保 护。具体而言,在具备一定条件时,应当在重整、和 解与清算程序中建立相应制度保护人身损害赔偿债权 ;同时在破产清算程序中,赋予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优 先受偿地位。在破产法之外,则应建立包括共同债务 人赔偿和社会化赔偿在内的多元赔偿机制。
【作者简介】
                                          于定明,法学博士,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二十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一项;获科研奖励近二十项,其中获省部级科研奖励四项。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界定
第一节 人身损害
一人身损害的称谓
二 企业作为侵权人的人身损害类型
第二节 人身损害赔偿
一 人身损害赔偿的含义
二 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
第三节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
一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含义和性质
二 人身损害赔偿与人身权的救济权能
三 企业破产背景下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特征
第二章 企业破产背景下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概论
第一节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一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的必要性之一——企业破产背景下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人困境的角度
二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的必要性之二——社会稳定的角度
三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的必要性之三——大规模侵权的角度
四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的必要性之四——平等观念的角度
第二节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 保护人身损害赔偿债权是保障基本人权——生存权的需要
二 保护人身损害赔偿债权是法律所应有的人文关怀
三 保护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缘于人身权优于财产权
四 保护人身损害赔偿债权是基于其产生的非自愿性
第三节 企业破产背景下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原则
一 填补损害原则
二 共同承担损失原则
三 全面保护原则
四 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第三章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人的破产法程序性权利保护
第一节 破产启动与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
一 破产启动概述
二 联合申请制度
三 破产申请债权人异议制度
第二节 债权人会议与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
一 重整程序中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
二 和解程序中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
第三节 未来原告的程序性权利保护
一 美国石棉侵权案产生的未来原告问题
二 未来原告的债权申报权
三 未来原告与债权人会议相关的权利
第四章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人的破产法实体性权利保护
第一节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优先受偿概论
一 司法实践对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优先受偿的艰难探索
二 设定破产优先权的必要性
三 是否应当由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人身损害赔偿问题
第二节 自动冻结制度与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优先受偿
一 自动冻结制度概述
二 自动冻结例外制度下的人身损害赔偿先予清偿
三 自动冻结制度下的小额人身损害赔偿债权先予清偿
第三节 共益债务制度与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优先受偿
一 人身损害赔偿与共益债务的关系
二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产生的时间与共益债权的认定
第四节 破产清算与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优先受偿
一 破产清偿顺序概论
二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应与劳动债权在同一顺序清偿
三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优先受偿后对其他债权人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破产法之外的人身损害赔偿债权保护
第一节 共同债务人赔偿
一 普通共同债务人的赔偿责任
二 股东的赔偿责任
三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赔偿责任
四 行政主体的赔偿责任
第二节 社会化赔偿
一 工伤保险制度
二 赔偿基金制度
三 责任保险制度
四 社会救助制度
五 社会化赔偿不同方式之间的互补关系
第三节 人身损害多元赔偿机制分析
一 多元赔偿机制的利弊分析
二 共同债务人赔偿与社会化赔偿之间的关系
三 多元赔偿机制的适用顺序
四 多元赔偿机制与程序法之间的衔接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