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晋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 亓汉友 著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晋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 亓汉友 著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晋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 亓汉友 著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晋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 亓汉友 著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晋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 亓汉友 著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晋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 亓汉友 著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晋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 亓汉友 著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晋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 亓汉友 著 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3.6 4.6折 7.8 九品

库存39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亓汉友 著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t877-c

上书时间2024-11-27

市中区如意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亓汉友 著
  • 出版社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7
  • 版次 1
  • ISBN 9787533034900
  • 定价 7.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正楷名碑名帖导临
【内容简介】
宋代蔡襄《论书》曰:“古之善书者,公先楷法,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从古人练习书法的经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要想把字写好,须从楷书入手。楷书是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结体端庄、点画规范、书写方便、易识易记等其他书体不可替代的优点居于首要位置,成为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仍然从容两栖于实用领域与艺术领域的最常见书体之一。正楷,辞海的解释为:“‘正书’、‘真书’、‘相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相模。故名。汉末为了计正革书的读无标准和减省汉隶的波磔而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用到现在。”对于楷书,从时间上来划分有魏碑、唐楷等说法;从字型大小来划分有榜书、大楷、中楷、小楷甚至蝇头小楷;从门派风格上来说有颜体、柳体、欧体、赵体、瘦金体(宋微宗赵佶所创)、馆阁体(明清时流行于馆客和科举考场的一种规范、刻扳的相书字体)等等。如何才能写好正楷呢?孙过庭曾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可见,“临帖”是练习书法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对书法“临帖”的练习,可以纠正书法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本套丛书不仅收录了比较经典的著名楷书碑帖,还选取了部分不太常见但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相信读者在临摹学习的同时也能对正楷有一个更整体的全方位认知。鉴于目前的碑版拓片临摹范本多为阴文,不符合人们的视觉感受习惯,给读者认知、临摹带来了诸多不便的情况,我们特将所拓阴文均调整为使临习进更易于认读、对照和临摹的墨迹本。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遵碑刻之原样,对于字形、笔画的风化残损不加任何修饰改变,保持其原貌,从而使之更接近于书家书写时的用笔着墨状态。这对于书法史上碑刻字帖皆为阴文的传统而言,是一大变革,亦为本丛书编纂之亮点。
【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砑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父王旷,历官淮南丹阳太守、会稽内史。伯父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出将人相,官至太傅。羲之幼时不善于言辞,长大后却辩才出众,且性格耿直,享有美誉。晋大尉郗鉴选中他为女婿,“袒腹东床”的典故就出于王羲之(见《世说新语·雅量》)。他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虞启蒙。王旷善行书、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虞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唐人书评》日:“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芙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王羲之善于转益多师,他曾自述:“予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

王羲之书法,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和《乐毅论》最著名,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氏书法家传渊远,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与父合称“二王”.。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羲之后人,智永和尚为羲之七世孙,他们妙传家法,均为书法名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