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致胜: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发现 书角有磨损
  • 心理致胜: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发现 书角有磨损
  • 心理致胜: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发现 书角有磨损
  • 心理致胜: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发现 书角有磨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理致胜: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发现 书角有磨损

58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荆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梅玲 著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梅14

上书时间2021-07-17

友嘉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梅玲 著
  •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5
  • 版次 1
  • ISBN 9787802293021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4页
  • 字数 428千字
【内容简介】
《心理致胜:一位心理学家的教育发现》是作者教育思想艺术文集,收录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感知与教学》、《培养孩子的思考力》、《父母也要“好好学习”》、《成功学习一、二、三》等文章。
【作者简介】
张梅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心理所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004年获首届朱智贤心理学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科普文章近百篇,主编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数学活动与学生发展》等10部著作。曾多次赴美国、日本、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出席有关心理学国际研讨会,在国内给中小学教师及家长作心理学讲座近千场。
【目录】
火花篇
引子
第一章碰撞——迸发最佳认知结构
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儿童数学认知过程与小学数学教材的建构
学生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
认知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现代认知心理学学习观简介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与小学数学教学
试谈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动态模型
对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关系的初探——《现代小学数学》的部分实验
第二章耀眼——儿童辩证思维葫发
萌发辩证思维与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儿童辩证思维的萌发
促进儿童数学思维发展提高小学生数学素质
小学数学思维中的“变”与“不变”
“合”与“分”的操作与数学思维的发展
第三章璀璨——注重整体素质优化
因材施教整体优化
动力系统在学生成才过程中的作用
素质教育与情感智慧
开放式教学与创新型人才
成功智慧与创新型人才
对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彩虹篇
引子
第四章看虹——心理学触动教学神经
感知与教学
表象与教学
注意与教学
记忆与教学
思维与教学(上)
思维与教学(下)
情感意志与教学
个性与教学
能力与教学
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
第五章折射——心理学效应给人惊喜
浅谈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
怎样教孩子学数学
数学基本知识的探索性学习
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谈谈教学中反馈的效益性
活动·体验·发展
对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思考
梦与创
第六章舞练——心理学助力教师奇迹
浅谈职业青春
教师的独创精神
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爱
师生交往活动中的气氛
师生交往活动的三个环节
怎样保证师生交往活动的畅通
和青年教师谈谈读书的“三部曲”
和青年教师谈谈学习教学方法的“三部曲”
重视双向建构和双重编码——评崔蕾执教的《ll~20各数的认识》
富有时代气息的一堂课——评唐彩斌执教的《分数的意义》
精彩的共鸣——评华应龙执教的《神奇的带子》
“和谐”之魅力——关于华应龙教育教学艺术的理性思索
学习与思考——评吴正宪执教的《平移和旋转》
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献给您——湛江市的老师(诗一首)

清泉篇
引子
第七章喷涌——时代赋予家教新理念
“Schoolbus”(学生车)和其他——美国儿童教育见闻
父母也要“好好学习”
健康快乐最重要
关于智慧型家长、学习型家庭的思考
孩子成才的另一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恰当引导孩子制定努力的目标
第八章润泽——家庭教育深入孩子心田
试一试您的孩子会答吗
在检查和改正错题中学习
让儿童在多彩的情境中学计算
在生活中寻找数概念
培养孩子的思考力
儿童创意思维的培养
教孩子勇敢地面对挫折
成功迎考三个“3”
就这么爱上读书——孩子们快乐有效读书的两大基石
第九章流长——良好习惯确保成功人生
习惯培养的四个重要原则
好习惯好人生——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明镜篇
引子
第十章自鉴——自我激励是教育的高境界
成功学习一、二、三
对人生的数学思考——致《小学青年教师》的新年寄语
理解(诗一首)
小小的我(诗一首)
探索之路(诗一首)
托起明天的太阳(诗一首)
昨大、今天、明天(诗一首)
我做研究生导师的“四角色”意识
欢乐的青少午时代——《初中生之友》“名家当年”专栏特稿
一梅引来万花春——《中华英才》画报专栏专访张梅玲教授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