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

18 5.3折 34 八五品

仅1件

吉林延边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欧潮泉 著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东13

上书时间2024-05-17

淘旧书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内有多处笔道划痕已拍照看仔细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欧潮泉 著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6
  • 版次 1
  • ISBN 9787105083893
  • 定价 34.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4页
  • 字数 450千字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民族学教材。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抓住了这门学科传统重视的三大主题,即专业理论、体质特征和文化特征,对其系统全面研究、介绍和论述,又以文字精练、资料详实、论志兼有而另树特色。《基础民族学:理论人种文化(修订版)》作者勇于探索,解决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不少新的见解,更值得重视的是,在介绍国内56个民族时,加进体质特征的描述和体质类型的划分,又根据人类学资料,对国外百万以上的245个民族进行体质类型的划分。这不仅填补了以往的空白,也是一项细致艰巨的工作,在学术上和应用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简介】
欧潮泉,侗族,1930年生,贵州省剑河县人。1952年西南民族学院毕业,1953—1956年在该校民族研究室工作,调研藏、羌、彝等民族情况。1956—1959年就读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民族学专业研究生。1960年调入青海民族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到退休。曾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编辑,1981年调民族研究所后,先后评定为讲师、副教授和民族学教授:曾被聘为《青海社会科学》特约编审,贵州大学社科所研究员,美国传记学院顾问;曾被选为第三届中国民族学会理事、青海民族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侗学会顾问等。已出版个人专著《民族学探索》、《基础民族学》(第一版)以及《婚姻家族之发展》等,合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青海少数民族》、《侗族文化辞典》、Thekampeopleofchina(2003年,伦敦)以及即将在荷兰出版的LifeinaKamvillageinsouthwestchina(1930—1949)等书,发表学术论文、译文数十篇,获省部级专著一等奖、论文三等奖各一项。
【目录】
导言
第一编民族学史略
第一章民族学发展为学科
第一节民族学资料的积累
第二节进化学派使民族学发展为学科
第三节民族学主要学派
第四节旧中国的民族学
第二章民族学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学
第一节摩尔根和他的《古代社会》
第二节马克思对《古代社会》一书的摘要和整理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经典著作——《起源》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实践和发展
第一节苏联民族学(1917一1990)
第二节新中国民族学(192l一1990)
第四章田野调查法的运用与发展
第一节“入门”前后
第二节三环调查法
第三节方法论
第四节民族文物搜集

第二编人类起源和种族
第一章人类的由来
第一节由猿到人
第二节猿人(HomoErectus)
第三节早期智人(EarlyHomoSapiens)
第四节晚期智人(LateHomoSapiens)
第二章种族
第一节人种分化
第二节种族的形成
第三节种族的划分
第四节种族类型
第五节中间类型(种族混血)
第六节混血优势
第七节种族与民族

第三编婚姻家族发展系列
第一章婚姻、家族和亲属制度
第一节婚姻和家族(家庭)
第二节亲属制度
第二章群婚制的三种家族形态
第一节血缘婚家族
第二节族外婚家族
第三节对偶家庭——母系大家族
第三章一夫一妻制家庭
第一节父权制家族——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
第二节一夫一妻制家庭
第三节亲属制度

第四编民族发展系列
第一章民族
第一节民族的定义
第二节民族分期的概念
第二章民族原始形态——部落
第一节前氏族部落向部落过渡
第二节部落结构及其特征
第三节民族原始形态——两个部落简介
第四节地域部落
第三章民族中级形态——部族(SF—Nations)
第一节部族的形成
第二节部族特征
第四章民族高级形态——民族(CS—Nations)
第一节民族的形成
第二节民族特征
第三节民族混杂与新组合——民族问题的第二个历史趋向

第五编语言系属
第一章语言与人类进化同步
第一节语言的发生
第二节古人类已有音节语言
第三节种族(民族)与语言的关系
第二章印欧语系
第一节西部语群
第二节东部语群
第三章汉藏语系
第一节汉语族
第二节藏缅语族
第三节壮侗语族
第四节苗瑶语族
第四章岛屿三语系
第一节南岛语系
第二节南亚语系
第三节达罗毗荼语系
第五章欧亚四语系
第一节乌拉尔语系
第二节高加索语系
第三节阿尔泰语系
第四节古亚细西亚语系
第六章亚非四语系
第一节闪含语系
第二节尼日尔一科尔多凡语系
第三节尼罗一撒哈拉语系
第四节科伊桑语系
第七章美、澳土著语言
第一节美洲土著语言
第二节大洋洲的三种“孤立”语言

第六编中国各民族的人种与文化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人口和分布
第二节人种
第二章汉族
第一节发展与壮大
第二节语言
第三节文化
第三章汉藏语系各族
第一节汉语族的回族
第二节藏缅语族的十七个民族
第三节壮侗语族的九个民族
第四节苗瑶语族的三个民族
第四章阿尔泰语系诸民族
第一节蒙古语族的六个民族
第二节突厥语族的六个民族
第三节满一通古斯语族的五个民族
第五章其他语系诸民族
第一节南亚语系的三个民族
第二节印欧语系的两个民族
第三节南岛语系的高山族
第四节语系未定的两个民族

第七编国外100万人口以上民族人种文化表格
附录
一、中国各民族自称和史称
二、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各民族社会性质和政治制度
三、考古时代简表
四、地质年代简表
主要参考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有多处笔道划痕已拍照看仔细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