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琴歌精华校译

80 九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薄克礼、张子盛 著

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薄克礼、张子盛 著
  • 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8
  • 版次 1
  • ISBN 9787566303929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0页
  • 字数 42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继昆曲之后,古琴也已被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从音乐角度来看,古琴与昆曲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雅俗两种音乐体系。古琴至今仍以雅乐黄钟(F)为正律,而昆曲是以燕乐为主体的词曲音乐的遗存,是以雅乐黄钟(F)的下徵(C)为律本,以下徵之商(D)为主调的音乐。古琴是士大夫文人室内案头自我抒情的弦歌,昆曲则是出于宫掖入于市缠的宴赏乐舞。昆曲作为一种声乐,其声乃乐,其辞则为文学,故其是宫调曲牌体的词曲文学的活体。古琴也有其声乃乐,其辞为文学的声乐的一面,即其琴歌。琴歌乃操缦者自弦自歌,指应歌喉,天籁人声浑为一体的声乐形式。这种声乐如我们熟悉的《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梨云春思》等,则是植根于比昆曲更为古老深远、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学艺术。孔子曾弦歌“诗三百”,从现存琴歌古谱中可以看出,楚辞汉赋、六朝乐府、唐宋诗词、明清俗曲中的名篇杰作,皆有藉琴声而发越流播者。
【目录】
古怨
黄莺吟
羽意
思亲操
湘妃怨
岐山操
拘幽操
关雎曲
文王操
越裳操
履霜操
将归操
龟山操
残形操
别鹄操
雉朝飞
楚歌
蔡氏五弄
思归引
风入松歌
伯牙吊子期
春江曲
古秋风
文君操
废廖歌
杏坛吟
清江引
鹤猿祝寿
醉翁吟

杜将军歌
漪兰操
三癖操
将进酒
茶歌
过义士桥
孝顺歌
王明君吟
东飞伯劳歌
兵车行
渔父辞
早朝吟
万年欢
沁园春
摊破浣溪纱
水龙吟
卖花声
羽仙歌
渔家傲
减字木兰花
清平乐
忆余杭
卜算子
鹧鸪天
沁园春
点绛唇
忆秦娥
柳梢青
法曲献仙音
临江仙
两同心
长相思
玉楼春
减字木兰花
水调歌头
醉翁操
中兴乐
秋蕊香
满江红
偷声木兰花
杏花天
御街行
满江红
贺圣朝第一体
调弦入弄(仙翁操)
清平乐
浪淘沙
东风齐着力
秋风辞
子夜吴歌
幽涧泉
久别离
八声甘州
瑞鹤仙
凤凰台上忆吹箫
太平引过昭君怨
鹤冲霄
南浦月
飞琼吟
梅花
偶成
离别难
华清引
忆王孙
竹枝词
乐极吟
汉宫春咏梅花
金菊对芙蓉·咏桂花
壶中天咏菊花
百字令·咏荷花
锦园春咏海棠
国香·咏兰花
天香·咏梅
沧浪歌
临江仙
阳关三叠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