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改革真命题:中国改革过程中,攻坚期和深水区后的难点和“卡脖子”问题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改革真命题:中国改革过程中,攻坚期和深水区后的难点和“卡脖子”问题

15 1.9折 78 九五品

库存2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康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5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3-0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贾康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1737455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6页
  • 字数 358千字
【内容简介】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书阐述了在中国改革过程中,尤其是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的难点和“卡脖子”问题。
   本书从四个方面探讨思考中国改革的真命题:
  一是制度。当今各国将减税措施作为国家投资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利器,中国财税新政不能照搬西方,减法中要有加法。作者以丰富的实践,梳理总结新中国70年财政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探析制度改革中的短板和瓶颈问题,为使财政真正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二是要素。充分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是战略。如何集中我国体制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要选择好战略路径,在践行中国道路中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构问题,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双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还要运用好战略性工具,制定有效的财政政策和措施。
   四是底线。重点阐释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问题,这是实现共同富裕、优化分配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作者简介】
贾康,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 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高层次学术带头人。

著名经济学家,多次受党和国家领导之邀座谈经济工作,担任2010年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财税体制改革”专题的讲解人。撰写并出版多部著作,如《财政学通论》、《新供给经济学》、《中国的坎: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获2016年“中国好书”奖),曾获孙冶方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和中国软科学大奖。 
【目录】
目录

前言  009

全面理解共同富裕  021

第 1 章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

    1. 1  财政作为改革突破口———屡屡选择财政领域的必然性  1

    1. 2  合理分权———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  6

    1. 3  财政分配的 “不可能三角” 与 “三元悖论”   20

第 2 章  财税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37

    2. 1  预算改革———从 “预算外的预算外资金” 谈起  37

    2. 2  分税制改革———波澜壮阔的财税配套改革  45

    2. 3  中国企业的税费负担与税改方向  70

第 3 章  财税改革实践与 “十四五” 展望  83

    3. 1  税制国际竞争力分析  83

    3. 2  我国主要税种改革历程鸟瞰  86

    3. 3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展望  94

    3. 4  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107

第 4 章  土地及住房改革  117

    4. 1  公有制下土地制度改革难题———打破二元格局  117

    4. 2  新时代房地产经济制度构建———以包容性为核心  142

第 5 章  金融与资本改革  161

    5. 1  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161

    5.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八个 “势在必行”   172

    5. 3  信用与普惠金融问题  178

    5. 4  完善国债发行与管理体系  186

第 6 章  劳动力、 技术与数据相关问题  199

    6. 1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199

    6. 2  企业家精神———激活实体企业需重视 “关键少数”   204

    6. 3  技术进步———科研创新基本规律和科研生态的构建  211

    6. 4  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转型  220

第 7 章  中国的现代化与赶超战略  227

    7. 1  赶超是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诉求和特征  227

    7. 2  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232

    7. 3  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 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考验  237

    7. 4  以新经济引领和支持发展动力的转换  247

第 8 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 “双循环”   253

    8.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框架  253

    8.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优化重构  269

    8.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  273

    8.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  278

    8. 5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的认识框架  284

第 9 章  政策性金融与国企改革  291

    9. 1  政策性金融与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  291

    9. 2  国有企业的历史站位  295

    9. 3  对 “国—民” 进退关系的认识  301

    9. 4  中国国企改革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309

第 10 章  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317

    10. 1  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要点  317

    10. 2  立足现实认识中国收入分配格局  322

    10. 3  认识收入领域的三次分配框架  332

    10. 4  三次分配制度建设的原则与建议  344

    10. 5  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支持与机制创新  360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