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Plague Fighter: The Autobiography of a Modern Chinese Physician,上下两册全,该书为伍连德自传,内容最为详实、权威)

伍连德、传染病专家、烈性传染病、传染病防治、鼠疫斗士、中国医史、鼠疫概论、霍乱概论、东三省防疫总医官、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总办兼总医官、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兼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

112 8.0折 140 全新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伍连德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07

印次2

装帧平装

定价140元

上书时间2020-04-18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伍连德(Wu Lien-teh,1879-1960),祖籍广东台山,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1908年归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帮办,1910-1911年为防治鼠疫出任东三省防疫总医官。民国时期曾任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总办兼总医官、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兼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等职。被聘为中华民国前期历届总统侍医。1937年返回马来亚,定居怡保行医为业。主要著作有《肺鼠疫论述》、《鼠疫概论》、《霍乱概论》、《中国医史》等。
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先驱 [1]  ,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商品描述
有关视频:
1、央视
CCTV-10科教频道 《探索发现》 20131130 伍连德与东北大瘟疫
http://tv.cctv.com/2013/12/01/VIDE1385827577306627.shtml
CCTV4:《国家记忆》 20200330 战“疫” 鼠疫斗士伍连德
http://tv.cctv.com/2020/03/30/VIDEQ8foi8HWW2LNRUrYrVk1200330.shtml?vfrm=2-3-0-1
2、伍连德博士转(新加坡):
(1)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M4MjI3NzE4MA==.html?spm=a2hbt.13141534.2_1.d1_2
(2)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kzMjMxMTk2.htmlrefer=seo_operation
     .liuxiao.liux_00003303_3000_Qzu6ve_19042900
(3)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kzMjE2MjI4.html?refer=seo_operation.liuxiao.liux_00003303_3000_Qzu6ve_19042900
  一部五十多年前外国出版的英文自传的汉译全本 一位爱国华人名医暮年留下的成功故事 剑桥大学第一位中国医学博士 扑灭百年前东北鼠疫大流行的总指挥 历史上首次在中国境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持人 民国前期大总统府侍从医官,国家防疫制度的首创者 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重大历 史事件的亲历记录 各色知名人物的轶闻雅趣
  伍连德(Wu Lien-Teh,1879—1960),公共卫生学家,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剑桥大学首位华人医学博士,世界著名的鼠疫专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第一位中国候选人。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1911年,他主持召开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国际学术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竭力、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校。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创刊《中华医学杂志》并出任第一任主编。1937年返回马来亚定居。主要著作有《肺鼠疫论述》、《鼠疫概论》、《霍乱概论》、《中国医史》等。 
第一章 黑死病
第二章 万国鼠疫研究会议
第三章 肺鼠疫研究基础
第四章 三次肺鼠疫流行的比较
第五章 童年和学生时代
第六章 剑桥和圣玛丽医院岁月
第七章 欧陆初识
第八章 初返马来亚
第九章 北上纪略
第十章 京华岁月
第十一章 革命及其后果
第十二章 在动乱时局中推动医学发展
第十三章 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
第十四章 海港检疫管理处
第十五章 防治霍乱与其他卫生运动
第十六章 在中国建立医院
第十七章 毒品问题
伍连德(1879年3月10日-1960年1月21日),字星联,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今广东台山市),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先驱 [1]  ,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2] 
伍连德指挥扑灭了1910年在东北爆发的肺鼠疫,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的大型瘟疫。他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成为世界上提出“肺鼠疫”概念的第一人;设计 “伍氏口罩”,让中国人第一次用口罩预防传染病 [2]  。之后,伍连德又分别组织扑灭了1919年、1920年、1926年、1932年在东北、上海等地爆发的肺鼠疫和霍乱。 [1]  [3] 
1911年,伍连德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在他的推动下,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他先后在全国各地创建了20多所医院和医学院,包括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并参与协和医院的建设。他创立的东北防疫总处很快成为国际知名科研和防疫机构,20年间不仅承担了东北防疫任务,而且培养出一代防疫精英。1915年,他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并担任第一、二届会长,以及创刊《中华医学杂志》 。他参与发起创建了十多个科学团体,包括中华麻风救济会,中国防痨协会,中国公共卫生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医史学会,中国科学社等。 [1]  
人物简历
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今马来西亚的一个州)。
1896―1899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
1899―1902年考入圣玛丽医院实习。
1902―1903年在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实习、研究。后返回原马来亚,在吉隆坡医学研究院从事热带病研究。
1904年在马来亚槟榔屿开设私人诊所。
1907年应邀赴英国伦敦参加由神学博士文英兰主持的禁鸦片烟会议。后接受清政府邀聘回国任教,担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职)。
1910年12月东北发生鼠疫大流行,清政府任命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到哈尔滨进行调查、防治。
1911年4月出席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任会议主席。
1912年在哈尔滨筹建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及附属医院。
1915年建立中华医学会,任书记并兼任《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
1916年任黎元洪总统特医及京汉、京张、京奉、津浦四条铁路总医官。当选为中华医学会会长,并兼任公共卫生部委员。
1918年任北洋政府中央防疫处处长、北京中央医院(今位于白塔寺的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分院)院长。
1919年1月代表外交部到上海监督焚烧鸦片。哈尔滨流行霍乱,伍连德利用防疫医院收治2000余名病人。
1920年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修学校卫生和公共卫生。
1922年受奉天督军张作霖委托,在沈阳创建东北陆军医院。
1923―1924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上海圣约翰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名誉医学博士学位、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及苏联微生物学会外国会员。
1926年创办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任第一任校长。
1927年国际联盟卫生处聘伍连德为该处中国委员,并授予鼠疫专家称号。出席国际联盟在印度召开的第七次远东热带病学会,被选为副主席。
1930年任上海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技监,兼任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
1931年代表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刘瑞恒署长出席国际联盟卫生会议。在上海主持召开第一届检疫学术研究会。
1937年4月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会长。八一三事变,举家重返马来西亚,定居怡保市,开设私人诊所。
1960年1月21日病逝于马来西亚槟榔屿,享年82岁。
生平概况
伍连德,字星联,祖籍广东广州府新宁县(今广东台山市)。其父伍祺学系开设金店的侨商。伍连德于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北部的槟榔屿(今马来西亚的一个州,比爱因斯坦大4天)。他7岁考入当地英国人设立的槟榔屿公学,接受10年制教育,学习成绩优异。1896年,考取英国女皇奖学金,留学英国剑桥大学意曼纽学院学医。他勤奋刻苦,在大考中获得“基本学者”的名衔,并多次获奖金和奖章。1899年6月,获得剑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并考取圣玛丽医院奖学金,入该院听课和实习三年,成为该院的第一个中国实习生。1902年,取得剑桥大学医学士学位,得到了母校资助的研究奖金,每年150英镑。他先后在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进修与研究。他曾得到英国生理学家兼医史学家福斯特、脑神经生理学家谢林顿、生理学家阿勒布特和戴尔、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俄国动物学家兼细菌学家麦奇尼诃夫等著名学者的指导。1903年,他以有关破伤风菌的学术论文,出色地通过了剑桥大学博士考试后,被授予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他接受了意曼纽学院所颁给的研究生奖学金,到新成立的吉隆坡医学研究院从事了一年的疟疾和脚气病的研究工作。1904年底,他回到槟榔屿,在珠烈街开设私人诊所,并积极参加华侨社会服务,致力于社会改革,如反对吸毒和赌博。他主张男子剪发辫,提倡女子教育,鼓励少年男女开展体育运动及创办文学会等。
1907年,他接受了清政府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邀聘,回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职),不久被派赴伦敦、柏林考察军事医学。伍连德由于早年缺少学习中文的机会,回国后深感不便,到天津上任伊始即聘请教师学习中文,很快就学会了用普通话讲课。他在与梁启超、辜鸿铭、严复、胡适等人的交往中,对中国古籍也逐步有了了解,加深了对祖国历史的认识,并搜集了不少古文物。
人物事迹
控制肺鼠疫和霍乱
1910年12月,肺鼠疫在东北大流行。疫情蔓延迅速,吉林、黑龙江两省死亡达39679人,占当时两省人口的1.7%,哈尔滨一带尤为严重。当时清政府尚无专设的防疫机构,沙俄、日本均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独揽防疫工作,甚至以派兵相要挟。迫于形势,经外务部施肇基推荐,清政府派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1911年1月,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出任所长。当时他年仅31岁,但熟谙细菌学、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学,堪当重任。他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索流行经路,并采取了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等多种防治措施,不久便控制了疫情。伍连德以其丰富的学识,严格按科学办事的精神与卓越的组织才能,受到政府的信赖和国际医学界的赞赏。在当时疫情严重的局势下,不到4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清政府为表彰其功绩,授予陆军蓝翎军衔及医科进士。伍连德一时被国内外誉为防疫科学的权威。
1911年4月,在奉天(今沈阳)召开了有日本、英国、美国、俄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墨西哥和中国11个国家医学专家参加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伍连德当选为主席。会上,他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这次防治鼠疫的经验,与会的各国专家交流了各国的研究成果。会后,伍连德被中国政府委任为外交部医官,同时仍保留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职位。
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在哈尔滨设立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该处隶属外交部,伍连德任处长兼总医官。他奔走海关、游说当局,筹集资金充实设备,敦聘专家,锐意经营,使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成为当时颇具规模与实力的研究机构。该处主要技术人员多为早年留学国外的南方人,并聘有德国、奥地利、俄国医学专家参与工作。伍连德在哈尔滨、满洲里、齐齐哈尔、拉哈苏苏设立了四所直辖医院,平时应诊,疫时防治。1918年北洋政府在北京设中央防疫处,伍连德任处长。一向被忽略的防疫工作,至此被作为国家的一项事业而重视起来。
1919年,哈尔滨流行霍乱,当时有13.5万人口的城市,死亡4808人。伍连德利用直辖医院收治了近2000名霍乱病人。1920年,东北再次鼠疫大流行,伍连德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但仍死亡万人左右。1926年,全国霍乱大流行时,伍连德领导东北的防疫机构人员再次投入各地防治工作。由于有了防疫总处及其所属医院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伍连德领导的东北三省防疫事务总处全力防治,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此时中国的防疫水平已超过日本和俄国。 [3] 
1932年,中国全国各地霍乱大流行,在伍连德的带领下,上海地区中国的医疗人员在霍乱大流行中夜以继日地救治霍乱病人,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进行霍乱的宣传和防治,进行了上百万人的疫苗接种。上海不仅总病例数只有以往流行时的1310,而且病人死亡率为全国最低,仅7.4%。同样是在上海,英法租界的病人死亡率均为30%。这是继1919年和1926年哈尔滨两次霍乱流行中,伍连德指挥东北防疫总处以数倍低于日本和苏联医院的病人死亡率而傲视远东后,再一次大幅度领先洋人医院,而且远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这被视为当时全世界大城市流行病控制的最出色的行动。 [1] 
收回检疫主权
中国海港检疫始于1873年,但半个世纪中海港检疫权与海关主权一并控制在帝国主义者手中,由外籍医生担任检疫医官,为外国人服务。辛亥革命后在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伍连德多次呼吁“自己办检疫”,并以其领导的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属下陆路与海港检疫所的技术业务为基础,向有关当局提出收回检疫主权、统一全国检疫事宜的主张。1923年前后,伍连德派邓松年、史纬华医师赴安东(今丹东)检疫所,派李大白医师赴满洲里检疫所,主持陆路检疫工作,这些均为中国收回检疫主权之前奏。 1924年,泛太平洋保存食品会议在檀香山举行时,伍连德力陈海港检疫改革之必要。1926年,伍连德再次倡导检疫主权应归属中国政府卫生署,由中国人担任检疫医官的主张。1929年12月,国际联盟卫生处派调查团来华调查检疫,中国伍连德、金宝善、蔡鸿三位博士参加该团。伍连德等向南京国民政府提交收回检疫主权的书面报告,经交涉与该团达成协议。随后,国民政府卫生署派伍连德负责收回检疫主权事宜。
1930年7月1日,上海成立了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直属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管辖,伍连德任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监督,接管了外国控制的海港检疫机构,为中国卫生事业开拓了新的境界。上海为中国对外贸易枢纽与首要通商口岸,为此,成立了上海海港检疫所,并由伍连德兼任所长。
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成立之后,陆续接收了各沿海、沿江口岸的检疫机构。中国海港检疫事业能够收回主权、统一号令、开展业务,与伍连德坚持不懈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创建医学会
早在1910年,伍连德即曾在报上登启事倡导组织医会1914年4月,颜福庆、凤*宾、伍连德等7人联名发起组织医学会1915年2月,伍连德、颜福庆等21人在上海集会宣告中华医学会成立,并选举颜福庆为首届会长,伍连德为记。伍连德还受命负责创刊《中华医学杂志》,并任总编辑1916助年2月在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大会上,伍连德建议会议用国语。此次大会他被选为会长,并连任了两届。在此期间他尽力发展会员并促进医学学术活动。1937年,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成立,伍连德任首届会长,该会成为中华医学会最早成立的12个分科学会之一。1933年,他还与颜福庆等发起建立了中国防痨协会,伍连德任常务理事。 1916年,伍连德被委任为北洋政府黎元洪总统的特医及京汉、京张、京奉、津浦四条铁路总医官。鉴于北京较完善的医院皆为外国人所设,伍连德倡议自行建设中央医院,获得政府同意,除财政部拨款外,大部经费由募集得来。院址选在阜成市场(位于白塔寺东侧)于1916年奠基,1918年1月27日开院,命名为北京中央医院。伍连德为第一任院长,工作了四年。该院院址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医院分院。
伍连德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20处,共计床位2387张。除上述北京中央医院外,主要的还有:1912年在东北各地建立的防疫医院;1922年受奉天督军张作霖委托建立的东北陆军医院;1930年以后在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下设的各口岸建立的检疫医院等。
20世纪初的东北,由于各种传染病的威胁,迫切需要大量的西医师。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医官林家瑞提出办医学校的建议。伍连德接受这一建议遂利用东三省防疫事务总管理处所属滨江医院的临床设备和技术力量,邀聘了在哈尔滨的名医,并获得东三省特别区长官公署及哈尔滨海关等的资助,于1926年9月8日创建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伍连德为第一任校长。这是中国东北边陲最早由中国人自办的医学校,以后发展为哈尔滨医科大学。
学术国际交流
伍连德的学术论著颇丰,曾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论及公共卫生、传染病流行病、医学教育、医药管理、海港检疫、中西医问题等方面。他重视防疫工作,力
促发展现代医学,但认为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卫生制度。他为本世纪初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伍连德多次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1911年出席在奉天(今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议,并任主席;1912年出席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医学大会;1912年末出席海牙第二届麻醉药会议;1916年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医学联合会第三届会议,任主席,并连任两届;1924年出席在檀香山召开的泛太平洋保存食品会议;1927年应国际联盟卫生处邀请,视察20多个国家,并代表中国出席国际联盟在印度召开的第七次远东热带病学会,并被选为副主席,国际联盟卫生处聘任伍连德为该处中国委员,并授予鼠疫专家称号;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派伍连德代表署长刘瑞恒出席国际联盟卫生会议,会上,他提出了中国三年卫生计划。
爱国主义思想
伍连德出生在国外,接受的是外国的教育,但他有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爱国思想。 1915年,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在哈尔滨一次群众抗议集会上,工人张泰沉痛讲演,刺腹血书“誓死报国”。伍连德深受感动,当即将其收容在他领导的滨江医院亲自救治。1919年,他代表外交部到上海监督焚烧鸦片1200箱。1925年,哈尔滨市群众声援上海“五卅”惨案受难同胞,组织募捐义演,伍连德作为社会名流应邀登台表演赞助,获得盛誉。在爱国民主运动推动下,伍连德力争收回海港检疫主权并促其实现。
1916年前后,伍连德读到美国医史学家加里森所著《医学史》,全书有关中国医学的内容介绍尚不足一页,且有谬误。他致函作者质询,复函说,既然中国医学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为何中国人自己不向人们宣传介绍?伍连德震动很大,深感必须研究中国医学史,并将中国在医学方面历代的发明创造向中外广为介绍。于是他与王吉民合作以英文写成《中国医史》。该书于1932年出版,并再版多次,成为早期介绍中国传统医学的英文著作,受到国外医学家的重视。
1923年,伍连德作为第一次中日交换教授到日本九州、京都、东京各帝国大学讲学。他还曾任东方事业上海委员会委员、禁烟委员会委员、南京国民政府卫生署技监、军政部陆军署军医司长、编辑馆细菌免疫学名词审查委员等职务。
1931年九一八事变,伍连德不与日本合作,愤然出走,由哈尔滨赴大连途中被日军诬为间谍在沈阳拘留,后经英国领事斡旋保释南下赴沪。1937年七七事变,日军践踏我大片国土,伍连德被迫离开上海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举家返回马来亚,定居怡保市,并开设私人诊所。当地显贵多次劝说他出任政府职务,他都以年迈为由谢绝。
伍连德是中国防疫、检疫事业的先驱,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由于他知识广博、敏于观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组织才能,因而在防疫、检疫、兴办医院和医学教育,创建中华医学会,促进对外交流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的各项业绩中都闪耀着炎黄子孙的赤诚。他大半生的活动丰富多彩,在国内和国际医学界都享有盛名。他晚年虽远居海外,但仍眷念为之奋斗一生的祖国。他在1959年出版的自传《鼠疫斗士》一书序言中写道:“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
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在马来亚的槟榔屿逝世,享年82岁。
纪念活动
2007年04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伍连德讲堂”隆重举行了纪念伍连德诞辰128周年、归国100周年仪式。
伍连德(1879-1960)祖籍广东,出生于马来西亚,著名公共卫生学家,我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从1907年到1937年的30年间,他为中国现代医学的建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在1910年东北大鼠疫中,他作为清政府的全权总医官,率领东三省防疫人员,在不到四个月时间彻底消灭了这场百年不遇的烈性传染病的流行,拯救了千万人的生命。伍连德还是中华医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和第二、三任会长,他主持创办了20多所医院或医学院校,力主收回港口卫生检疫权。梁启超回顾晚清到民国五十年历史,发出这样的感慨:“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即伍连德)博士一人而已!”伍连德也是福建的骄傲,他的夫人是福建爱国侨领黄乃裳的女儿,他与前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是连襟。伍连德的6位舅舅都先后到福建船政堂学习,并参加了清朝海军。其中林国裕在甲午海战中牺牲。成立于1931年的厦门海港检疫所,是当时国内除上海检疫所外的第二大检疫所,伍连德经常亲临悉心指导。
人物故居
伍连德故居位于北京东堂子胡同属东城区建国门地区,是东单北大街路东从南往北数的第六条胡同,自西向东沟通东单北大街与朝阳门南小街,长700多米,胡同南侧与协和胡同相通
所获荣誉
伍连德:中国历史上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2007年,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开了部分诺贝尔奖候选人资料。人们可以查询到1901-1951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情况。获得提名的科学家中只有一位中国人,他便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Lien-Teh Wu)。
  诺贝尔基金会规定,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外,凡作为候选人的科学家,名字都不对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对于出现的各种传闻,如某人获得提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云云,其真实性必须等50年后才能得到印证。
  伍连德博士的诺奖推荐人William W Cadbury(汉名“嘉惠霖”),是当时在华著名美国医生、广州博济医院院长和岭南大学医学院教授。美国费城人,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博士。1909年来到中国,曾在中国工作近40年。他著有《博济医院百年史》,该书是研究中国现代医史及近代中外医学交流史重要的参考文献.
  伍连德的诺奖评价人是著名瑞典病理学家Folke Henschen,(1881-1977),中译“韩森”。在瑞典医学界乃至世界医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曾于1942-1946年担任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评审主席。他著有《病理学史》(The history and geography of diseases),其中一句名言“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被广为引用。
  他给伍连德的诺奖提名理由:Work on Pneumonic Plague and 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Tarbagan in its transmission.(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及发现旱獭(土拨鼠)于其传播中的作用)。
  通过抗疫实践和“疫的研究”(伍连德英文自传中有此专题),伍连德博士提出和确立了“肺鼠疫”学说(著有《肺鼠疫论述》,1926年,日内瓦国际联盟卫生组织印行,英文版)。在他带领和组织下,依据科学的流行病田野考查,确认了野生啮齿类动物如蒙古旱獭为疫菌宿主;通过临床实践及病理解剖和微生物学实验发现和确认了肺鼠疫“呼吸”和“飞沫”的传播方式,并对肺鼠疫自然疫源地追踪调查,提出见解。他于肺鼠疫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流行病科学理论,为公共卫生学,检疫学、防疫学、疾病社会学等诸多相关学科提供了理论基础——伍连德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候选人提名。
  1983年由国际著名流行病学家J.M. Last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伍连德是惟一被列入的华人科学家,当是对他在人类医学科学领域杰出成就的有力肯定。伍连德因他的科学抗疫实践和对疫的研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于1927年获得日内瓦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今W.H.O前身)授予“鼠疫专家”称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伍连德(Wu Lien-teh,1879-1960),祖籍广东台山,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1908年归国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帮办,1910-1911年为防治鼠疫出任东三省防疫总医官。民国时期曾任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总办兼总医官、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处长兼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等职。被聘为中华民国前期历届总统侍医。1937年返回马来亚,定居怡保行医为业。主要著作有《肺鼠疫论述》、《鼠疫概论》、《霍乱概论》、《中国医史》等。
医学博士,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现代医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先驱 [1]  ,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北京协和医院的主要筹办者,193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华人世界的第一位诺贝尔奖候选人。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