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天地玄黄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 精【品相看图】

8 八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晓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9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01-1

上书时间2024-05-24

阳光心晴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晓 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1-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1721599
  • 定价 14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铜版纸
  • 页数 277页
  • 字数 34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古往今来既有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明晰的分期和裁断,以干净易懂的语言方式娓娓道来,再配上大量的插图,既系统深入又便于阅读,是本书的特色,十分可喜。

  对于本书将系统性、学术性、知识性与欣赏性、可读性、可视性结合起来的展现方式,我很赞成。艺术是一种感性存在,历史理性和精神意蕴都通过美学途径沉淀在感性形式中。对艺术史中各个具体问题的研究应该运用严密而抽象的学理方式,而对一部完整的艺术史而言就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了,只有从理性回归感性,才能完成史的整合。因此,这种感性是一种升华,不仅是对片断感性的升华,而且也是对局部理性的升华。
【作者简介】
李晓,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专业,获硕士学位。历任上海艺术研究所艺术理论研究室主任、常务副所长。现任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理事、上海古典文学研究会理事、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出版著作4种,发表论文150万字,10次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远古的情思与想象力

  一 龙与凤在图腾崇拜中飞舞

  二 彩陶纹画的原始美

  三 远古传说中的原始乐舞

  四 古陶埙隐藏的奥秘

  五 虞舜时代的音乐家夔

第二章 三代艺术由滥觞走向祭坛

  一 女乐三万晨噪于端门

  二 制礼作乐兴礼乐之邦

  三 扑朔迷离的三代绘画

  四 青铜纹饰的狞厉美

  五 汉字线条美之源

第三章 理性与情感的美的交融

  一 孔子对《诗经》音乐的贡献

  二 屈原与《九歌》的浪漫情调

  三 壮观华美的春秋“万舞”

  四 震惊世界的曾侯乙编钟

  五 非凡的音乐天才

  六 战国帛画的幻想色彩

  七 令人惊诧的大篆《石鼓文》

  八 巫、傩遗风和古优

第四章 大气而浪漫的秦汉艺术

  一 皇权威严下的秦小篆

  二 开放而洒脱的汉隶运动

  三 浪漫而多彩的汉画艺术

  四 华丽眩目的百戏歌舞

  五 角抵妙戏《东海黄公》

  六 汉乐府与协律都尉李延年

  七 鼓吹乐与相和歌

  八 感伤古琴歌《胡笳十八拍》

第五章 飘逸超然的魏晋风度

  一 千姿百态的舞容舞风

  二 浩渺的音乐长河由源成流

  三 七弦琴流泻出千古情韵

  四 早期的石窟壁画艺术

  五   “六朝三杰”与早期画论

  六 稀世翰宝天下第一帖

  七 神遇之笔《兰亭序》

  八 “二爨”之奇与魏碑之趣

  九 百戏余风及情节性表演伎艺

第六章 辉煌而多元的隋唐艺术

  一 自娱自舞蔚然成风

  二 精妙绝伦的宫廷乐舞

  三 民间流行曲子与变文

  四 颇具皇家气派的宫廷音乐

  五 琳琅满目的乐器与记谱法

  六 隋碑、智永与“初唐四杰”

  七 “颠张醉素”与“颜筋柳骨”

  八 敦煌壁画的世俗美

  九 焕烂非凡的人物鞍马画

  十 从青绿山水到水墨山水

  十一 纷繁复杂的“唐戏”艺术现象

第七章 诗意美与世俗美的分流

  一 杨凝式独得《兰亭》遗韵

  二 “宋四家”与尚意书风

  三 五代两宋之画院

  四 充满情趣的人物画与风俗画

  五 山水画诗意美的追求

  六 花鸟画派之流变

  七 两宋舞蹈的新发展

  ……

第八章 文人意识强烈的元代艺术

第九章 审美意识大变迁中的新浪潮

第十章 从封建末世的复古中走出

后记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