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源定位技术
  • 无源定位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无源定位技术

50 4.2折 118 全新

库存2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田中成、刘聪锋 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Z10-0

上书时间2024-06-24

博雅文史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田中成、刘聪锋 著
  •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9
  • 版次 1
  • ISBN 9787118099515
  • 定价 1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8页
  • 字数 57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Passive Locating Technology
【内容简介】
  《无源定位技术》系统地阐述了电子战目标无源定位与跟踪的基本概念、参数测量,以及目标定位与跟踪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和有关该技术的新研究成果,较充分地反映了当前电子战目标无源定位与跟踪技术的新研究状况。
  《无源定位技术》共分四部分,即绪论、参数测量、目标定位、目标跟踪,共15章。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定位系统,性能度量,时间校准,空间校准,频率测量,时差估计,角度测量,基本定位算法,三角定位,二次定位,单站定位,外辐射源照射定位,线性滤波算法,机动目标跟踪,以及缩略语。
  《无源定位技术》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电子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教材,也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电子技术公司等有关单位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自学或研究的参考书。
【目录】
第1部分绪论
第1章基本概念
1.1电子战
1.1.1电子战定义
1.1.2电子战作战对象
1.1.3电子战用途
1.1.4电子战内涵
1.1.5电子战主要功能
1.1.6综合电子战概念
1.2电子战分类
1.3无源定位
1.3.1无源定位的概念
1.3.2无源定位的特点
1.3.3源定位的用途
1.4无源定位分类
1.5参考文献
第2章定位系统
2.1引言
2.2系统组成
2.2.1系统分类
2.2.2系统组成
2.2.3主要指标
2.3关键技术
2.3.1主要关键技术
2.3.2重频模糊问题
2.4观测量
2.4.1波达方向
2.4.2波达时间
2.4.3波达频率
2.4.4波达幅度
2.5定位体制
2.5.1双站测向交叉定位
2.5.2三站时差二维双曲线定位
2.5.3双站测向时差混合定位
2.6参考文献
第3章性能度量
3.1引言
3.2定位误差
3.2.1统计定位误差
3.2.2概率定位误差
3.2.3几何精度稀释
3.2.4克拉美一罗界
3.3系统复杂度
3.3.1测站数量
3.3.2系统研制成本
3.3.3定位时间
3.4参考文献
第4章时间校准
4.1引言
4.2常用时间标准
4.3时间同步概述
4.4时间同步指标
4.5时间间隔测量
4.6时间同步技术
4.6.1搬运钟法
4.6.2主站授时法
4.6.3授时中心法
4.7参考文献
第5章空间校准
5.1引言
5.2常用坐标系
5.2.1空间大地坐标系
5.2.2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
5.2.3测站测量坐标系
5.2.4地心坐标系
5.2.5参心坐标系
5.2.6载体地理坐标系
5.2.7载体坐标系
5.3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
5.4直角坐标系的平移与旋转
5.4.1平移变换
5.4.2旋转变换
5.5参考文献

第2部分参数测量
第6章频率测量
6.1引言
6.2信号模型
6.3窄带频率估计原理
6.3.1线性预测(LP)频率估计算法
6.3.2加权最小二乘(WLS)频率估计算法
6.3.3约束最优化频率估计算法
6.4高精度频率估计
6.4.1线性预测与最小二乘频率估计
6.4.2线性预测与约束加权最小二乘频率估计
6.4.3复单音频率信号的线性预测与加权最小二乘频率估计
6.5傅里叶变换频率估计
6.6参考文献
第7章时差估计
7.1引言
7.2最小熵时延估计
7.2.1信息熵
7.2.2最小熵时延估计
7.2.3语音信号的时延估计
7.3参数化时延估计
7.3.1广义互相关算法
7.3.2参数化时延估计算法
7.4自适应时延估计
7.4.1最小二乘时延估计算法
7.4.2自适应数字时延跟踪识别算法
7.5精确时延估计
7.5.1分数延迟滤波器
7.5.2Lagrange内插FIR滤波器
7.5.3算法收敛性分析
7.6MVDR互谱时延估计
7.7参考文献
第8章角度测量
8.1引言
8.2振幅法测向
8.2.1波束搜索法测向
8.2.2全向振幅单脉冲测向
8.2.3多波束测向技术
8.3相位法测向
8.3.1数字式相位干涉仪测向技术
8.3.2线性相位多模圆阵测向技术
8.3.3干涉仪测向解模糊算法
8.4自适应波束形成器
8.5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
8.6多重信号分类(MUSIC)
8.6.1基本MUSIC算法
8.6.2解相干MUSIC算法
8.6.3求根MUSIC算法
8.6.4酉Root-MUSIC算法
8.7旋转不变技术(ESPRIT)
8.7.1基本ESPRIT算法
8.7.2ESPRIT算法的另一种形式
8.7.3酉ESPRIT算法
8.8极大似然估计算法
8.8.1极大似然估计检测器
8.8.2交替投影算法
8.8.3多项式法
8.9参考文献

第3部分目标定位
第9章基本定位算法
9.1引言
9.2梯度下降法
9.3线性均方估计
9.4最小二乘估计
9.5参考文献
第10章三角定位
10.1引言
10.2测向交叉定位原理
10.3最小二乘距离误差定位算法
10.3.1布朗最小二乘三角定位算法
10.3.2半球最小二乘误差估计定位算法
10.3.3Pages-Zamora最小二乘定位算法
10.3.4总体最小二乘定位算法
10.4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10.4.1动态系统
10.4.2线性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10.4.3基于线性模型的目标方位估计
10.4.4卡尔曼滤波法
10.5广义方位角法
10.5.1问题描述
lO.5.2梯度和协方差矩阵结构
10.5.3迭代过程的开始和结束以及估计误差特性
10.6最大似然定位算法
10.6.1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三角测量算法
10.6.2最大似然算法的比较
10.6.3STansfield定位估计的偏差和方差
10.7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
10.7.1目标运动分析
10.7.2目标状态与参数估计方法
10.8三角定位中的误差分析
10.8.1三角定位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
10.8.2测向误差
10.8.3纯方位定位中偏差的影响
10.8.4噪声背景下基于L,OB信息的融合定位
10.8.5航线误差的影响
10.9参考文献
第11章二次定位
11.1引言
11.2TDOA定位技术
11.2.1TDOA
11.2.2基于TDOA的定位
11.2.3非线性最小二乘
11.2.4根据相位数据估计TDOA
11.2.5TDOA测量精度
11.2.6噪声背景下的时差定位
11.2.7时差定位的精度因子
11.2.8测量偏差对TDOA定位的影响
11.2.9运动对TDOA位置估计的影响
11.3差分多谱勒定位
11.3.1差分多谱勒
11.3.2差分多谱勒定位的精度
11.3.3最大似然差分多谱勒定位算法
11.3.4互模糊函数
11.3.5噪声背景下利用相位数据估计正弦信号的差分多普勒
11.3.6运动对差分多谱勒位置估计的影响
11.4距离差定位方法
11.4.1最小二乘距离差法
11.4.2基于可行二重向量的距离差定位法
11.5无源定位系统的统计特性分析
11.5.1估计方法
11.5.2估计精度
11.5.3二维估计
11.5.4双曲线定位系统
11.5.5测向定位系统
11.5.6其他定位方法
11.6参考文献
第12章单站定位
12.1引言
12.2飞越目标定位法
12.2.1飞越目标定位法
12.2.2方位/俯仰定位法
12.3基于DOA和TOA测量的单站无源测距定位技术
12.3.1实现单站无源定位的一种思路
12.3.2利用DOA及TOA测量定位的数学推导
12.3.3定位跟踪算法
12.4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
12.4.1定位原理
12.4.2定位误差分析
12.4.3EKF定位算法
12.4.4可观测性分析
12.5基于多普勒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
12.6基于电离层反射的单站无源定位
12.6.1电离层反射无源单站定位技术
12.6.2地球曲率的影响
12.6.3采用倒谱计算TDOA
12.6.4基于MuSIC倒谱的单站定位
12.6.5电离层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12.7参考文献
第13章外辐射源照射定位
13.1引言
13.2外辐射源定位的特点
13.3双基地工作原理
13.4关键技术
13.5定位方程
13.6目标位置解算
13.7定位精度分析
13.8参考文献

第4部分目标跟踪
第14章线性滤波算法
14.1引言
14.2线性跟踪模型
14.3卡尔曼滤波算法
14.3.1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14.3.2卡尔曼滤波算法
14.3.3卡尔曼滤波算法处理流程
14.4α-β与α-β-γ滤波算法
14.4.1α-β滤波算法
14.4.2α-β-γ滤波算法
14.5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14.5.1滤波模型
14.5.2线性化EKF滤波的误差补偿
14.5.3扩展卡尔曼滤波中的注意问题
14.6不敏卡尔曼滤波算法
14.6.1不敏变换
14.6.2滤波模型
14.6.3贝叶斯滤波
14.7粒子滤波
14.7.1序贯重要性采样法
14.7.2优选重要性密度函数法
14.7.3重采样法
14.8参考文献
第15章机动目标跟踪
15.1引言
15.2具有机动检测的跟踪算法
15.2.1可调白噪声模型
15.2.2变维滤波算法
15.2.3输入估计法
15.3自适应跟踪算法
15.3.1多模型算法
15.3.2singer模型算法
15.3.3当前统计模型算法
15.3.4交互式多模型算法
15.3.5Jerk模型算法
15.4机动目标跟踪算法性能比较
15.5小结
15.6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