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改革论: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
  • 系统改革论: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
  • 系统改革论: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
  • 系统改革论: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
  • 系统改革论: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系统改革论: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

375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东 著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m1

上书时间2024-05-1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干净无笔记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东 著
  •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206110603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74页
  • 字数 7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列宁对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理解和评价列宁主义思想实质是当代世界范围内的予论问题。不管对列宁的理论和实践是赞成还是反对,世界各国的学者几乎一致公认,列宁是20世纪的伟大政治活动家,对世界形势、尤其是俄国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对列宁思想理论,即列宁主义,学者们的理解和评价,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的。
【作者简介】
  王东,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生于北京,上山下乡到北大荒十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入北京大学师从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黄枬森教授,后又继承张岱年先生的综合创新论。
  1985年6月成为新中国培养的最早哲学博士:
  1989年5月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北大最早破格提拔的8个正教授之一:
  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
  全国重点学科、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
  列宁思想研究会会长。
  主要学术观点为六点理论创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邓小平理论来源与哲学基础论;经济、政治、文化系统改革论: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论。
  发表论文200余篇,主要成果凝聚为“改革创新学十部曲”、“中国学十部曲”。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列宁构想”》一书,1992年获第二届吴玉章奖金;其他论著多次获北京大学、北京市科研成果奖;2000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6年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学新奠基》——首倡中国马克思学,被《光明日报》《学术月刊》等评为2007年中国理论界十大热点问题之一。
【目录】
序富有新意的理论开掘
导言全面深化改革的源头活水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潮头呼唤——重新开掘列宁政治遗嘱的源头活水
(二)三个五十年,一个聚焦点——原先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特殊道路
(三)继承列宁遗嘱,突破苏联模式——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层迫切需要
(四)改革开放35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研究现状——一个亟待加强的重大研究领域
(五)国内外公布大量新资料——苏联历史档案新解密
(六)列宁主义与当代新争论新问题——世纪之交20年的四大焦点问题
(七)特别值得注意的近来新观点——必须澄清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
(八)这部新著的三点理论创新——系统改革论:源头、对象、思路新论

上卷列宁遗嘱——系统改革源头论
第一篇列宁遗嘱的历史背景
第一章新的时代和新的国情
第一节俄国村社走向社会主义新道路——晚年马克思新探索
第二节扎根俄国大地的新型革命家
第三节列宁主义的出发点和宣言书
第四节列宁对俄国特殊国情的具体分析
第二章国家垄断战时体制的最初雏形——战时共产主义二重性新探
第一节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双重产物
第二节国家垄断的战时经济体制
第三节过度集权的战时政治体制
第四节成功的政策和失败的模式——战时共产主义历史定位二重性
第三章新经济政策:实质和焦点
第一节歧义重重的种种解释——苏联模式下长期固守的斯大林定义
第二节逐步深化的认识历程——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九个列宁定义
第三节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实质——列宁主义道路真谛
第四章先后形成的五个设想
第一节找出列宁构想形成的思想轨迹
……
中卷苏联模式——系统改革对象论
下卷中国道路——系统改革思路论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干净无笔记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