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
  • 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
  • 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
  • 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
  • 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
  • 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
  • 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

6 九品

库存2件

吉林白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卡尔·布鲁纳、[美]艾伦·H.梅尔茨 著;康以同 译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48尹3

上书时间2024-05-22

大安市古旧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卡尔·布鲁纳、[美]艾伦·H.梅尔茨 著;康以同 译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4954923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9页
  • 字数 25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现代金融译丛·金融理论系列
【内容简介】
  《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讨论货币经济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货币对产出的影响。卡尔·布鲁纳和艾伦·H.梅尔茨分析了这一问题的理论方面,其目的是为了理解其政策影响。他们两人一生的合作是因为对实证相关性的共同兴趣。《货币经济学:货币分析问题》追溯了货币经济学的发展,比较了货币理论中主要观点的异同,重点是强调获取信息的成本和不确定性。
【作者简介】
  卡尔·布鲁纳,逝世前是罗切斯特大学商学院的FredHGowen经济学讲席教授。
  艾伦·H.梅尔茨,卡内基·梅隆大学(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的政治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同时他还是美国企业研究院(华盛顿特区)的访问学者。
【目录】
前言
卡尔·布鲁纳
第1讲相关问题综述
1.1《通论》之前
1.2古典政策讨论
1.3凯恩斯主义时代
1.4批判和反革命
1.5大跨越
1.6结论

第2讲货币机制:资产市场
2.1对货币的两种看法
2.2货币和不确定性
2.3IS-LM模型和其他
2.4货币-信贷模型的其他影响

第3讲财政政策、价格和工资、失业及相关问题
3.1财政政策
3.2价格和工资
3.3失业
3.4刺激模式
3.5名义产出

第4讲货币政策:问题和可能性
4.1三个不同视角
4.2规则和相机抉择:一些来自预测的证明
4.3规则和相机抉择:其他制度的一些证明
4.4降低不确定性的规则
4.5结论
讨论
爱德华·J.博姆霍夫(EduardJ.Bomhoff)
马里奥·阿瑟利(MarioArcelli)
拉内尔·s.马萨拉(RainerS.Masera)
马里奥·蒙蒂(MarioMonti)
里卡多·罗维利(RiccardoRovelli)
吉安路易吉·蒙哥喏利(GianluigiMengarelli)
评论
卡尔·布鲁纳艾伦·H.梅尔茨
传记和参考文献
卡尔·布鲁纳
1.职业传记
2.参考文献.
艾伦·H.梅尔茨
1.职业传记
2.参考文献

图3.1总需求(ad)和总供给(as)
图3.2政府支出变化的情况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互作用
图3.3结合预算方程的分析
图3.4实际债务比率变动的差分方程
图3.5通货膨胀的过程
图3.6分析欧洲劳动力市场的关键特征

表1.1第1讲中有关两个主要问题的三种主要观点
表2.1资产市场
表2.2资产市场的一些反应
表2.3产出市场反应
表3.1产出市场反应
表3.2稳定过程下的基础赤字比率和均衡实际债务比率
表3.3永久性赤字和长期通货膨胀
表4.1战前和战后扩张和收缩的月数
表4.2季度均方根预测误差,美国
表4.3年度均方根预测误差,美国
表4.4年预测误差,欧洲和日本,RMSE实际产出增长率
表4.5均值绝对误差,预测之后一年实际产出增长率,1973~1985年
表4.6日本和美国预测的均方根误差
表4.71952-1985年均方根误差
表4.8日本和美国产出的绝对均值误差
表4.9三个政策规则的季度RMSE,1954~1985年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