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分析:一个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视角
  • 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分析:一个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视角
  • 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分析:一个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视角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分析:一个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视角

4.5 九品

仅1件

吉林白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士成 著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12祗3

上书时间2020-10-28

大安市古旧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士成 著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4964724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4页
  • 字数 21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宏观经济波动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争论焦点之一,尤其是在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之后,凯恩斯主义一度在经济波动研究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但20世纪70年代普遍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滞胀”现象,从实践中向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卢卡斯1976年发表了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了切中要害的批评。随后,各个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们开始着手了为宏观经济学建立微观经济基础的研究。
  《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分析:一个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视角》首先采用理论假设条件相对较少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了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都是影响我国经济波动重要原因的结论,并在附录中以财政政策为例,探讨了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效果;随后,《中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分析:一个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的视角》分别建立了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并综合利用“校准”方法和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分析。
【目录】
1导论
1.1研究背景与选题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经济波动理论研究方向与流派
1.2.2国外经济波动研究方法
1.2.3国内的经济波动研究现状及不足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4主要创新及意义
1.4.1本书的主要创新
1.4.2本书研究的主要意义
1.5本书的结构安排

2我国经济波动的结构向量自回归分析
2.1引言
2.2模型估计及数据处理
2.2.1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2.2.2数据处理与模型估计
2.3供求冲击分析及政策含义
2.3.1供求冲击分析
2.3.2相关政策含义
2.4附录: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的财政政策作用分析
2.4.1引言
2.4.2财政政策冲击识别方法
2.4.3我国财政政策的模型估计
2.4.4模型结果分析及相关政策含义

3基于RBC方法的我国经济波动分析
3.1引言
3.2基本模型
3.3模型的求解
3.3.1模型的一阶条件
3.3.2模型稳态的确定
3.3.3模型的对数线性化
3.4经济波动的数量分析
3.4.1模型的简化及其求解
3.4.2模型的参数估计
3.4.3参数估计结果及其稳健性检验
3.5主要结论
3.6附录1:贝叶斯估计方法简介
3.7附录2:对数线性化

4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规则实施的国际经验
4.1规则的提出
4.2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实施
4.2.1工具规则及其实施
4.2.2通货膨胀目标制规则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
4.3财政政策规则(以英国为例)
4.3.1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思路
4.3.2财政政策规则的主要内容
4.3.3英国政府债务管理框架改革及其货币政策协调

5我国经济波动的新凯恩斯主义分析
6我国经济波动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估计
7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