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
¥
48
九品
仅1件
作者陈莹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5-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8-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莹 著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15-05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51693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6页
-
字数
2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讲述了在我国,职业教育企业缺位,职业教育地位低下,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相反,生德国。企业有着联合培养劳动力的传统,职业教育享受着崇高的社会声望。然而,我国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所面临的困难,使得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可“以一种正确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研究国外教育制度”?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是《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的主要内容。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Beruftichkeit)。从历史角度来看,德国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和社会需求、政治需求和文化需求这些发展动力密不可分。因此,在缺乏这些发展动力的情况下,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制度,必定是无果而终。
- 【目录】
-
导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
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
功经验的困境
三、职业教育系统的视角
第二节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
第三节小结
第一章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之概述
第一节职业教育系统的视角
一、职业教育系统的特点
二、相关研究方法
第二节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解读
一、职业教育实然类型划分
二、职业教育应然类型划分
第三节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之解读
一、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界定
二、社会需求
三、政治需求
四、文化需求
第四节主要的分析模式
一、概念辨析:“职业导向”、“职业原则”和“职业性”
二、从历史角度看“职业性”及其“发展动力”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二章“职业性”的生成(-19世纪末)
第一节社会需求
一、手工职业的形成
二、商务职业的形成
三、工业职业的产生
四、学徒的出现
第二节政治需求
一、行会承担职业教育任务
二、18世纪-19世纪初期合作主义
第三节文化需求
一、马丁·路德:职业是天职
二、启蒙思想: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
三、新人文主义者:普职分离
第四节本章小结
……
第三章“职业性”的嬗变:(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末)
第四章“职业性”的升华(20世纪60年代末)
第五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局限性
第六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