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重启中国经济:权威学者谈十八届三中全会
  • 改革重启中国经济:权威学者谈十八届三中全会
  • 改革重启中国经济:权威学者谈十八届三中全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改革重启中国经济:权威学者谈十八届三中全会

正版现货 无笔记无划线

4.5 1.2折 39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东方出版社经济编辑部 编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S219

上书时间2024-05-22

云浩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东方出版社经济编辑部 编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6071581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0页
  • 字数 1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一经公布,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改革60条”能否重启中国经济,将中国带到新的历史起点?中国改革再出发,这一次与以往历次改革在方向、目标、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13位中国经济学界权威学者,以各自的专业研究领域为视角,为读者一一揭开隐藏在《决定》条文背后的意义。

【作者简介】
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客座教授)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

樊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华生(东南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

张军(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前任院长)

邹恒甫(世界银行研究部高级经济学家、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汪丁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目录】

引言/高尚全
我参与起草的那些三中全会《决定》
一、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个关于改革的决定
二、十四届三中全会: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十六届三中全会: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历次大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
五、我参与中央重大文件起草过程中的体会
改革灵魂——如何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郎咸平 改革再出发:我所理解的三中全会
一、三中全会《决定》,是危机倒逼改革的结果
二、五板斧勾勒出中国改革路线图
三、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才是改革的总抓手
四、农民、市民和企业家:谁的受益最大
林毅夫 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同样重要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探索
二、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
三、中国渐进双轨制的利与弊
樊纲 负面清单管理市场,正面清单监督政府 
一、正确认识“负面清单管理”
二、正面清单管理的主要功能 
三、如何贯彻正面清单管理
改革布局——整体设计与改革路线图
郑永年 三中全会回答了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一、历次三中全会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
二、此次三中全会要回答哪些经济领域的问题
三、此次三中全会要回答哪些政治领域的问题
四、此次三中全会是否忽视了什么重大问题
华生 细读“改革60条”:重点、难点与疑点 
一、指导思想的转变:市场的作用从“基础”到“决定”
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三、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方向十分明确
四、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法治国家的经验转变政府职能
五、财税体制改革关系国家治理的基础
六、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七、社会保障方面的重大思路转变
李稻葵 三中全会后的中国经济六大趋势及其投资机会
一、民间资本办银行,百姓出境投资
二、农民以土地资源置换金融资产,带资产进城定居
三、户籍改革启动城市良性竞争的大门
四、房地产出现多级分化的新格局
五、市场机制引入城市精细化管理
六、国资退出国企,大规模转变为国有基金
七、民间资本迎来投资重新布局的机遇
张军 本届三中全会的三大亮点与三大经济改革
一、 改革的难度和力度远大于前
二、 改革重在顶层设计和顶层监督
三、 经济领域里的三项重要改革
改革细节——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领域
巴曙松 金融改革:全面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一、金融改革是三中全会部署的整个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改革要重点解决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新一轮经济改革对下一步的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新一轮金融改革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突破口
贾康 财税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应深化分税制改革
一、坚持深化分税制改革
二、分税制改革难贯彻的原因分析及推进事项
三、税制改革的分步渐进配套方案
温铁军 “三农”改革:中国道路的根本问题
一、“三农”问题是中国问题的出发点
二、用中国的制度框架支撑中国的道路
三、改革从哪里开始
邹恒甫 民生改革:三中全会能否开启通往平等社会之路
一、要加大中央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支出
二、越过藩篱,通往平等社会
结语/汪丁丁 为什么要有改革六十条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