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与国家 : 认同与责任:工人作为“阶级”的政治逻辑(彭恒军签赠)
  • 工人与国家 : 认同与责任:工人作为“阶级”的政治逻辑(彭恒军签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人与国家 : 认同与责任:工人作为“阶级”的政治逻辑(彭恒军签赠)

200 九品

仅1件

北京大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恒军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10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北191号

上书时间2021-12-04

郑氏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彭恒军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1274403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4页
  • 字数 270千字
【内容简介】
  新世纪以来工人的一个鲜明特征是追求“有尊严的生存”,他们正在从生产领域和劳动过程迈向社会的政治进程。

  本书鲜明的主导思想是把中国工人看成一种正在崛起的阶级政治主体,一种约束和平衡资本、推动国家民主化和社会平等化进程的政治力量。以二代“农民工”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已经和正在重归历史舞台,他们已经和正在创造历史。
【作者简介】
  彭恒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教学名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哲学、社会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政治理论和政治发展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目前主要从事现阶段我国社会结构和政治发展研究。
【目录】
导论 “无阶级话语的阶级成长”: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 一种基于中国工人的阶级诉求和政治期待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无阶级话语的阶级成长”及其政治后果

 第二节 中国工人“阶级”:一个尚未写完的现代性事件被后现代性话语解构了

 第三节 拨开后现代话语的政治迷雾,工业化仍是中国的发展主题

 第四节 基于中国工人的阶级诉求和政治期待的政治创新—— 主导思想和主要对策建议

上篇 工人阶级及其理论——资本存在的逻辑

第一章 现代社会结构研究的根本方法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精髓

 第二节 赖特的阶级理论及其价值:一种“发展”了的阶级分析范型

 第三节 阶级和阶层分析的理论实质

第二章 阶级话语的丧失:工人作为“阶级”的合法性危机

 第一节 后现代话语:一种淡化以致拒绝阶级政治的话语体系

 第二节 中国工人“阶级”被解构的话语逻辑及其理论和政治后果

 第三节 尚未写完的现代性:工业化和工人的“阶级”成长仍是中国的发展主题

第三章 “重返阶级”:“世界工厂”和社会不平等的理论表达

 第一节 “重返阶级”

 第二节 “回归马克思”

 第三节 “阶级话语”的出场:社会不平等的理论回声

第四章 重建“工人阶级话语”:工人维权的合法化和正义论基础

 第一节 转向“劳权”:一种放弃合法化努力的选择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真正危险:执政党和政府与工人阶级权力和责任关系的断裂

 第三节 提升工会的合法化叙事能力

第五章 中国工人的阶级诉求和政治期待:政府担当

       —— 一种源自工人自身诉求的政治哲学

 第一节 中国工人:一种以集体行动表达的正在形成的阶级力量

 第二节 面向政府的权利诉求和政治期待 

 第三节 基于工人的权利理念和诉求取向的政治选择

下篇 工人阶级需要什么样的政治

第六章 工人的阶级成长与权利自觉

 第一节 工人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提升

 第二节 工人权利意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第三节 积极培育工人的权利意识

第七章 面向政府(国家)的权利诉求

 第一节 资本诉求与政府退场——自由主义的一般逻辑

 第二节 罢工权背景下的劳资博弈——西方的经验

 第三节 政府担当:中国工人的阶级期待——中国的经验

第八章 转变政治发展理念:社会冲突与社会和谐

 第一节 社会冲突与社会冲突理论

 第二节 社会冲突与社会和谐

 第三节 正视工人的正当诉求

第九章 积极赋权:健全完善劳动法律体系

 第一节 积极赋权与政治认同

 第二节 健全完善个别劳动者法律体系

 第三节 努力构建集体劳权

第十章 尊重劳权:地方政府的义务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公司主义”

 第二节 GDP冲动和政绩至上背景下的劳资冲突

 第三节 保障劳权、劳资和谐与社会稳定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的集体协商制度

 第一节 集体谈判制度——协调劳资矛盾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中国集体协商的制度实践

 第三节 集体协商的中国经验

结语 劳动创造价值与劳动者的话语权建设

 第一节 “工会干部不需要理论”是个不正确的看法

 第二节 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政策后果

 第三节 劳动创造价值是劳动问题的理论基石

附录:项目主要阶段研究成果

马克思的分工与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一种“发展”了的阶级分析模型:赖特的阶级理论及其价值

社会结构研究的两种范式: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后果

重建“阶级话语”:工会维权的合法化和正义论基础研究

重返阶级:“世界工厂”的必然逻辑——兼述近年来的阶级理论研究

尊重劳动,必须重建工人阶级话语——关于通钢事件的深层思考

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自信与工会话语权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