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泰州市中医院创始人徐汉江诊疗医案
  • 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泰州市中医院创始人徐汉江诊疗医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泰州市中医院创始人徐汉江诊疗医案

300 八品

库存2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汉江

出版社徐汉江

年代新中国 (1949-1955)

装帧平装

开本18开

页数1页

上书时间2024-05-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在泰州中医界,徐汉江被泰州及周边地区敬称为徐“半仙”。他是江淮地区江字门派传人,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泰州市中医院创始人。

师从王吟江苦攻医典

江淮地区江字门派的开创人王吟江(1860-1925),出生镇江丹徒,而立之年,潜心岐黄。太平天国期间,因躲避战乱,他移居扬州,师从扬州名医杨方谷,学成后悬壶于江都樊川。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精大、小方脉和内科杂症,尤擅治时疫,活人无数,自成江字门派,桃李满江淮,名噪江都周边地区,播及泰州、兴化、高邮、宝应等地。徐汉江是他最得意的高足。

徐汉江(1889-1987),字志歧,出生于江都樊汊樊家垛。兄妹八人,家庭贫寒。父母一心想从子女中培养一人能断文识字。徐汉江自幼聪颖,全家节衣缩食,送他到私塾学习。他勤奋好学,深得私塾先生赏识。私塾读完后,父母送他拜王吟江学医。

师从王吟江后,他每天三更即起,攻读经典医籍,熟读成诵,持之以恒,融会贯通,学业俱增。他不仅医学上尽得其传,在治学做人等方面也受到良好熏陶,深得老师喜爱,他也十分敬重老师。王吟江虽一生为医,但从不计酬金,因此家道清寒。他和夫人逝世时,连丧殡费都无法支付,徐汉江义不容辞,尽孝操办,并将他们葬于自己屋后。王吟江在世时,他常代老师坐诊。老师去世后,他恪守老师重托,主持坐诊门庭诊务,延续数载。辛亥革命时,徐汉江在樊川已医名大噪,播及方圆百余里,求医者络绎不绝。后来他到高邮南门济世,1946年寓居泰州。

建诊所获叶圣陶赞赏

泰州为里下河地区重镇,商贾云集。泰州的大舞台给了他施展仁术的更大空间。他来泰州前,早已蜚声泰州。到泰州后,立即轰动全城。他一开诊,就门庭若市,日诊百人。

他对江门医术精通,在长期的诊疗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他不仅擅长内、儿病症,对妇产诸疾亦有很深造诣。

他一直牢记老师“医以德为先、济世救人、仁爱为怀”的教诲,一辈子治病救人,不图名,不图利。解放前,有一个尼姑患了肺结核,身无分文,四处遭人歧视,无奈之下找到他。他不光免费给她看病,还一次次掏钱让她去配药。经过几年的精心医治,这位尼姑终于痊愈。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为了给病人增加营养,每天把自己喝的牛奶省给病人。他常将他的工资拿出一部分接济病人,从不张扬。

泰州解放后不久,徐汉江率先走合作化道路,组织同道建立志强联合诊所。这不但在泰州城引起轰动,也曾引起上级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1954年,著名作家叶圣陶专程到志强联合诊所考察,时任中共泰州市委书记钱承芳陪同,他们对他的壮举给予高度评价。后来他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走集体化的道路,在志强联合诊所的基础上建立泰州市中心联合诊所。不久,他又审时度势,不为私利,带头提议在市区成立中医医院。1958年12月,在中心联合诊所基础上,泰州人民公社中医院建立,也就是现在泰州市中医院的前身。新成立的中医院汇集了当时在泰州及其周边地区的知名中医,除徐汉江外,还有许氏骨科第13代传人、省内知名中医许钜材,擅长中医内科杂病、民国时期曾任《江苏中医》编委的武简侯,眼科世家卞则潜等。

中医院建院之初,医院条件非常简陋,10间小平房,20多张床位,但徐汉江和武简侯、许钜材等一批名老中医却用他们精湛的医术创造了一段后人为之惊叹的辉煌。泰州市中医院从成立之初就因特色明显而得到了泰州市民和周边地区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慕名求医的患者遍布大江南北,日门诊量逾千人。来自里下河地区的病人乘坐的小船,排满了医院旁边那条长长的稻河。

筹建中医院医德为先

中医院成立后,他被荐为副院长,主管医疗。他更加繁忙,除了繁重的医院管理重任外,还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

他除精通中医内、妇诸科外,对气功养生研究也很深。他自己擅静式单禅气功,数十年持之以恒,从不间断。虽近百岁高龄,饮食如常,腰板挺直,视力正常,步履矫健,行走轻快,依然按脉开诊。他的长寿之道三条: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性情恬澹。

徐汉江存有大量医案医话,多是他一生医学实践的经验积累。

徐汉江悬壶从医近70年,对病人无私的爱也得到了病人对他的敬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他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省首批名老中医,南京中医学院聘任他为学院特聘教授,他荣获主任中医师职称,泰州市第一至四届人委委员、政协常委,江苏省中医学会理事,省中医药学会理事、顾问。1987年徐汉江去世的噩耗传出后,很多病人都自发送来花圈,加入到送葬的队伍。

其子徐寅承祖业,早年随父习医,成为了泰州名中医。其孙徐方镇,1975年始随祖父习医,1992年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现为泰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善于运用徐氏传统中医膏方治疗亚健康及各种慢性疾病,独具特色。

徐汉江去世后,徐寅和徐方镇冲破“祖遗医术不传外人”的惯例,积极整理编辑徐汉江等名老中医的医案经验,编辑出版《泰州名老中医医案经验集》,让先辈的智慧传承发扬光大。

有徐汉江领头,上世纪60年代初,时称泰州“八大家”的一代名老中医云集市中医院,形成内、外、妇、儿、骨、眼、痔等特色科室,泰州市中医院被列为江苏省早期八所重点中医院之一。1964年,医院就成为了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的首批教学医院。不少在泰州市中医院实习过的学生,成为了省内外医疗、教学、科研的骨干,很多成为了医药院校的教授,有不少被选拔到医药院校和医院的领导岗位。现在的泰州市中医院已成为了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卫生部(现卫健委)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成为了中医界一颗璀璨的明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