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水养殖池塘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农业科学 谢从新 等 新华正版
  • 淡水养殖池塘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农业科学 谢从新 等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淡水养殖池塘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农业科学 谢从新 等 新华正版

109.8 6.1折 180 全新

库存1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从新 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42650

出版时间202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244页

字数360千字

定价180元

货号700_9787030742650

上书时间2024-05-16

萬書緣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养殖池塘生物浮床和渔场沟渠的改造 1

节 生物浮床的构建 1

一、生物浮床制作与架设 1

二、浮床植物选择、育苗与移植 4

第二节 渔场沟渠的改造 5

一、渔场沟渠工程改造 5

二、生态沟渠生物群落重建 6

第三节 浮床和生态沟渠的管理与运行 6

一、浮床和生态沟渠管理 6

二、系统的运行管理 7

第四节 生物浮床应用效果 8

一、改善池塘水质,显著降低水体富营养化水 8

二、改善池塘生物群落结构,显著提高生物多样 8

三、降低水华和鱼病发生,保障水体环境安全 8

四、显著提升鱼类品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8

五、提高养殖产量,显著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8

六、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降低尾水排放污染环境 9

七、系统的不足与局限 9

小结 9

参文献 9

第二章 养殖池塘水质理化特 11

节 养殖池塘水质特征 11

一、试验池塘与分析方法 11

二、池塘水质特征 12

第二节 池塘水质评价 16

一、水质评价标准和方法 16

二、水质超标分析 17

小结 19

参文献 20

第三章 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21

节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21

一、种类组成与物种多样 21

二、群落结构影响因子分析 24

第二节 初级生产力和能量转换效率 26

一、初级生产力 26

二、能量转换效率 27

小结 29

参文献 29

第四章 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31

节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31

一、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31

二、物种多样 34

第二节 密度和生物量 34

一、密度和生物量的空间变化 34

二、密度和生物量的时间变化 35

小结 36

参文献 36

第五章 养殖池塘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38

节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38

一、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38

二、物种多样 40

第二节 密度和生物量 40

一、不同池塘密度和生物量 40

二、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41

小结 43

参文献 43

第六章 崇湖渔场沟渠水生生物群落结构 45

节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45

一、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45

二、密度和生物量 48

第二节 周丛藻类群落结构 49

一、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49

二、密度和生物量 51

第三节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52

一、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52

二、密度和生物量 53

第四节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54

一、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54

二、密度和生物量 55

第五节 高等水生植物群落结构 56

一、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56

二、盖度和生物量 58

小结 58

参文献 59

第七章 不同品种水蕹菜的生长能及氮、去除能力 60

节 不同品种水蕹菜的生长能与净化效率 60

一、不同品种水蕹菜的生长能 60

二、不同品种水蕹菜对氮、去除效果比较 63

第二节 浮床覆盖率对水蕹菜、鱼生长和水质修复的影响 64

一、浮床覆盖率对池塘水温、溶氧和透明度的影响 64

二、浮床覆盖率对水蕹菜和鱼生长的影响 64

三、浮床覆盖率对池塘氮、浓度的影响 66

第三节 收割对水蕹菜生长和水质修复能力的影响 67

一、收割对水蕹菜生长的影响 68

二、收割对水体do、ph 及chl-a 的影响 68

三、收割对氮、的去除效果与途径 69

小结 71

参文献 71

第八章 浮床对池塘养殖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特的影响 74

节 水蕹菜浮床对草鱼生长的影响 74

一、草鱼生长能变化 74

二、草鱼生理生化和抗氧化指标变化 75

第二节 水蕹菜浮床对草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78

一、草鱼肌肉ph 和系水力 78

二、草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含肉率 79

三、草鱼肌肉质构特 79

四、草鱼肌肉感官评定 80

小结 81

参文献 82

第九章 水蕹菜浮床对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的影响 84

节 浮床对池塘浮游植物的影响 84

一、浮床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84

二、浮床对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87

第二节 水蕹菜浮床对池塘水质的影响 90

一、浮床对池塘wt、ph、do、透明度的影响 90

二、浮床对池塘chl-a 的影响 92

三、浮床对池塘n、p 的影响 93

小结 95

参文献 96

第十章 水蕹菜浮床对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98

节 原生动物的群落结构 98

一、种类组成与物种多样 98

二、密度和生物量 101

第二节 轮虫的群落结构 104

一、种类组成与物种多样 104

二、密度和生物量 106

第三节 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群落结构 109

一、种类组成 109

二、密度和生物量 110

小结 111

参文献 111

第十一章 梨形环棱螺食及对水质的影响 113

节 摄食 113

一、摄食强度 113

二、食物组成与季节变化 114

三、食物选择 118

第二节 梨形环棱螺对水体理化指标的影响 120

一、do 和ph 的变化 120

二、悬浮物和chl-a 去除率 120

三、氮、变化与去除率 121

小结 124

参文献 124

第十二章 附着藻类和营养水对苦草理化特及氮、去除能力的影响 127

节 水体营养水对苦草生长和附着藻类的影响 127

一、营养水对苦草生长和chl-a 含量的影响 128

二、营养水对苦草理化指标的影响 130

第二节 附着藻类生物量与氮、去除率关系 132

一、水体do 和chl-a 变化 132

二、附着藻类密度对水体氮、含量的影响 134

第三节 浮游植物密度对苦草生长和水质的影响 137

一、水体光照强度和溶氧变化 137

二、苦草生物量和水体chl-a 含量变化 138

小结 140

参文献 140

第十三章 苦草冬季分解速率及营养盐释放规律 143

节 苦草生长期对水体营养物的去除效果 143

一、do 和ph 的周变化 143

二、营养物和codmn 的去除率 144

第二节 苦草分解速率与氮、释放 147

一、苦草的分解速率 147

二、苦草腐败分解期氮、的释放 149

小结 151

参文献 151

第十四章 苦草对水体中形态赋存影响的研究 153

节 苦草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形态赋存的影响 153

一、苦草对上覆水中形态的影响 153

二、苦草对间隙水中形态的影响 155

第二节 苦草对沉积物中赋存形态的影响 157

一、苦草生长与沉积物含水率变化 157

二、沉积物中形态的变化 158

第三节 苦草不同生长期对的吸附试验 161

一、苦草不同生长期的生长状 161

二、苦草不同生长期对的吸附能力 162

三、不同生长期苦草对do、ph、eh 的影响 164

小结 167

参文献 167

第十五章 池塘底泥 – 水界面氮、变化特征研究 171

节 底泥 ? 水界面氮、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171

一、上覆水中氮、营养盐的分布变化 171

二、表层底泥间隙水中氮、营养盐的分布变化 173

三、底泥间隙水中氮、营养盐的垂直分布变化 174

四、池塘表层底泥om、tc、tn、tp 含量的变化 176

第二节 残饵、底泥和温度对底泥氮、释放的影响 178

一、残饵对底泥氮、释放的影响 178

二、底泥厚度对底泥氮、释放的影响 184

三、温度对底泥氮、释放的影响 187

小结 190

参文献 190

第十六章 养殖池塘氨氧化微生物组成与系统进化 193

节 养殖池塘氨氧化微生物组成与季节变化 193

一、池塘上层水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组成和季节变化 193

二、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组成和季节变化 195

第二节 养殖池塘aoa 和aob amoa 基因多样和系统发育 200

一、覆盖率、多样指数和克隆文库稀释曲线 200

二、系统进化树构建 204

三、水蕹菜浮床根系、水体aoa 和aob amoa 基因丰度 206

第三节 人工基质富集氨氧化微生物净化水质效果研究 207

一、人工基质对水体中氨氧化微生物浓度的影响 207

二、pfc 氨氮转化能力 209

三、wt、ph、do 对氨氮转化速率的影响 209

小结 212

参文献 212

附表 216

附图 231

内容简介:

我陆池塘养殖产量为2210.97万t,占渔业产量的34.2%。在保障食品安全、保证优质蛋白质和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业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止环境污染成为池塘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书结了作者多年来对生物浮床(biological floating bed)和生态沟渠池塘水质复合修复技术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养殖池塘生物浮床和生态沟渠的改造,池塘水质理化特、饵料生物群落结构,浮床植物水菜和沟渠植物苦草生长规律及对水体形态赋存的影响,底泥水界面营养物质变化特征与底质改良技术,以及池塘氨氧化微生物组成、基因多样与系统发育,人工基质富集氨氧化微生物净化水质效果等。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分析了系统的水质修复效果与经济效益,讨论了系统的水质修复、养殖池塘的能量与物质流动等问题。本书可供水产院校水产养殖专业及其他大专院校生物学或动物学专业的师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从事水产养殖和渔业环境研究、生产、管理的有关人员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