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旨归汉道
  • 旨归汉道
  • 旨归汉道
  • 旨归汉道
  • 旨归汉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旨归汉道

著名考古学家韩国河论文集

64 4.6折 138 八五品

仅1件

陕西西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国河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3-11-0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国河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5
  • 版次 1
  • ISBN 9787030649287
  • 定价 13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1页
【内容简介】
  《旨归汉道》内容大致分为文化与文明、帝陵与陵寝制度研究、王侯与中小型墓葬研究和书评四个部分,从考古资料出发,辅以文献记载,阐述了东周秦汉时期历史文化的演进模式从“多元一体性”向“统一多样性”的转化,而“统一多样性”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时,基于海昏侯墓、东汉帝陵、曹操高陵、西朱村曹魏墓等汉代陵墓典型案例的多方位解析,着力于汉代陵墓考古、城市考古、聚落考古和中外考古比较等领域的研究视角,去理解和思考“汉文化”与“汉制”的流变过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旨归汉道》适合于秦汉考古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韩国河,1965年6月生,河南延津人,历史、文学双博士,郑州大学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普通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战国秦汉考古、秦汉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主持完成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和2项国家文物局研究项目,目前正主持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版个人学术专著、考古报告12部。在《考古学报》《考古》《文物》《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并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2007年和2015年,两次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8年,被评为第七批“河南省优秀专家”;2013年,获“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2015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目录】
前言
一、文化与文明
文化认定与价值立场:考古学对历史文献的态度
多元一体到统一多样:东周秦汉历史文化演进的考古学观察
两汉时期文明特点述论――兼及两汉时期中原文明的地位与作用
考古视野中汉文化的特征:统一性与多样性
都市文明与河流关系的思考
中原地区先秦城市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汉代考古学研究的思考
汉代聚落考古的几个问题
秦汉三国时期的物质文化
中日考古学比较研究的视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帝陵与陵寝制度研究
东汉陵墓踏查记
东汉帝陵有关问题的探讨
东汉帝陵变制原因探析
东汉陵园建筑布局的相关研究
东汉帝陵与诸侯王墓比较研究
东汉北魏陵寝制度特征和地位的探讨

三、王侯与中小型墓葬研究
侯制与“王气”――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葬的特征
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的“多面性”解析
洛阳西朱村曹魏墓考古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秦代墓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安地区中小型西汉墓的分期与年代研究
有关墓葬考古学研究的思考――以两汉墓葬为例
关于中小型汉墓研究的思考

四、书评
古代铁器研究的物证与心证――读《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
明代帝王陵墓研究的成功之作――读刘毅先生《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一书有感
究古代陵寝之道,结精力弥满之实――读《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陵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