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书是新的无写划,但是书籍有点缺陷,快要断裂)
  • 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书是新的无写划,但是书籍有点缺陷,快要断裂)
  • 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书是新的无写划,但是书籍有点缺陷,快要断裂)
  • 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书是新的无写划,但是书籍有点缺陷,快要断裂)
  • 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书是新的无写划,但是书籍有点缺陷,快要断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书是新的无写划,但是书籍有点缺陷,快要断裂)

135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瑞士]耿宁 著;倪梁康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01-09

武侯区小雅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瑞士]耿宁 著;倪梁康 译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2-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95891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现象学学者这些年来对域外现象学著作的翻译、对现象学哲学的介绍和研究著述,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值得称道,在我国当代西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中国的现象学事业才刚刚起步,即便与东亚邻国日本和韩国相比,我们的译介和研究也还差了一大截。又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此间出版的翻译和著述成果散见于多家出版社,选题杂乱,不成系统,致使我国现象学翻译和研究事业未显示整体推进的全部效应和影响。
  有鉴于此,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与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合作,编辑出版《中国现象学文库》丛书。《文库》分为“现象学原典译丛”与“现象学研究丛书”两个系列,前者收译作,包括现象学经典与国外现象学研究著作的汉译;后者收中国学者的现象学著述。《文库》初期以整理旧译和旧作为主,逐步过渡到出版首版作品,希望汉语学术界现象学方面的主要成果能以《文库》统一格式集中推出。
【作者简介】
作者:耿宁(Iso Kern),著名现象学家。
译者:倪梁康,中山大学教授,著名学者。
张庆熊,复旦大学教授,著名学者。
王庆节,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名学者。
【目录】
胡塞尔与康德向超越论主体性的回返
生活世界:作为客观科学的基础以及作为普遍真理问题与存在问题
利玛窦与佛教的关系
从“自知”的概念来了解王阳明的良知说
试论玄奘唯识学的意识结构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唯识三世(现在、过去、未来)
论王阳明“良知”概念的演变及其双义性
欧洲哲学中的良心观念
三位一体——一个现象学家的神学思考
胡塞尔哲学中的自身意识和自我
王弼对儒家政治和伦理的道家式奠基
玄奘《成唯识论》中的客体、客观现象与客体化行为
后期儒学的伦理学基础
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思考
王阳明及其弟子关于“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关系的讨论
意识统一的两个原则:被体验状态以及诸体验的联系
特殊的过去之现实
对表征性心智的领会——交互主体性的一个先决条件
什么是对意识的反思?
胡塞尔论“自然与精神
孟子、亚当·斯密与胡塞尔论同情与良知
中国哲学向胡塞尔现象学之三问
我对阳明心学及其后学的理解困难:两个例子
汉语文化圈中的现象学研究

文章与报告来源
编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