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
  • 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
  • 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
  • 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
  • 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
  • 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
  • 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候选者的对话

5 1.0折 49 九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雷震、叶静怡 著;[美]萨缪尔森、[美]巴耐特 编;曹和平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2

上书时间2024-05-16

北京华龙书局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雷震、叶静怡 著;[美]萨缪尔森、[美]巴耐特 编;曹和平 译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42257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3页
  • 字数 47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当我们说某些经济学家的学说或观点经过滞后的验证而被确认为经济学创新时,并不意味着它们会一直正确。道理是很清楚的,客观环境在变化,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在变化,一国的国情在变化,所以几十年前被验证为符合实际的学说或观点,环境和形势变化了的新情况下重新验证(这同样属于“滞后的验证”)时,可能就不会得到几十年前那样的结论了。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一部经济学史,从某个角度来看,也许就是理论和方法不断创新的历史。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于技术创新的历史。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哪有百年不变的技术创新?甚至二三十年不变的也不会有。但有了后来的创新,难道就可以否定以前的创新?就可以把以前的创新说得一文不值?尊重历史的人是不会这样简单地看待创新的。
经济学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经济学一代一代向前发展。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就是尊重历史。后来居上固然是一个规律,代表一种趋势,但后人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作者简介】
保罗·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是美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人。他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部教授(instituteprofessor),现在退休在职(学部教授是麻省教授的最高职别)。他基于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于1947年出版了具有行业标示性的著作《经济分析基础》(FoundationsofEconomicAnalysis)。该著作的出版提高了整个经济学行业的标准,奠定了他作为“经济学家之经济学家”的地位。萨缪尔森1948年出版的经典教材《经济学》(Economics),是一部领域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书籍。该书出了18版,销量超过400万册,并被翻译为41种文字。
威廉·巴耐特(WilliamA.Barnett),是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ofKansas)Oswald杰出宏观经济学教授,曾是华盛顿联邦储备系统董事会的经济学家、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StuartCentennial经济学教授以及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的经济学教授。威廉姆·巴耐特是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主导研究者之一,是研究混沌及社会经济领域非线性问题的先行者之一。同时,他也是总量汇集领域的主要研究人物,该研究是单个和总量数据相互连接的核心。巴耐特还是剑桥大学出版社爱思唯尔专论《国际经济理论与计量经济评论系列》(InternationalSymposiainEconomicTheoryandEconometrics)以及《宏观经济动态》(MacroeconomicDynamics)杂志的编辑。他出版了17部著作(著或编),发表了130多篇文章。
译者简介:
曹和平,北京大学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发展金融学博士。曾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部委委托项目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出版中英文论著多部,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研究方向为发展金融和宏观经济。
【目录】

序言一人体学者的传记与学科传记关系的反思保罗·萨缪尔森(PaulSamuelson)
序言二关于本书的目的与内容威廉姆·巴耐特(WilliamA.Barnett)
序言三经济学家与经济学家的对话:一个历史学家的视角罗伊·温特罗伯(E.RoyWeintraub)
访谈录
第一章瓦西里·里昂惕夫访谈录邓肯·弗利(DuncanK.Foley)
第二章大卫·卡斯访谈录斯蒂文·斯皮尔(StephenE.Spear)兰德尔·怀特(RandallWright)
第三章罗伯特·卢卡斯访谈录本耐特·迈考卢姆(BennettT.MaCallum)
第四章亚诺斯·科尔奈访谈录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Blanchard)
第五章弗兰克·莫迪利安尼访谈录威廉姆·巴耐特(WilliamA.Barnett)罗伯特·索洛(RobertSolow)
第六章米尔顿·弗里德曼访谈录约翰·泰勒(JohnB.Taylor)
第七章保罗·萨缪尔森访谈录威廉姆·巴耐特(WilliamA.Barnett)
第八章保罗·沃尔克访谈录佩里·麦尔凌(PerryMehrling)
第九章马丁·费尔德斯坦访谈录詹姆斯·坡特巴(JamesM.Pterba)
第十章克里斯托弗·西姆斯访谈录拉斯·彼德·汉森(LarsPeterHansen)
第十一章罗伯特·席勒访谈录约翰·坎贝尔(JohnY.Campbell)
第十二章斯坦利·弗舍尔访谈录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Blanchard)
第十三章雅克·德雷泽访谈录皮埃尔·笛赫兹(PierreDehez)奥马尔·李嘉都(OmarLLicandro)
第十四章托马斯·萨金特访谈录乔治·埃文斯(GeorgeW.Evans)赛坡·杭卡坡佳(SeppoHonkapohja)
第十五章罗伯特·奥曼访谈录瑟久·哈特(SergiuHart)
第十六章詹姆斯·托宾和罗伯特·席勒访谈录——关于宏观经济学中的“耶鲁传统”大卫·科兰德(DavidColander)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