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代书法名迹技法选讲--钟繇荐季直表

14.68 9.8折 15 九五品

仅1件

湖北孝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雷志雄 主编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7

玉皇书斋

十一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雷志雄 主编
  •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9
  • 版次 1
  • ISBN 9787539443799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8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页
【内容简介】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汉末举孝廉,官至尚书仆射,魏初为廷尉,后进封嵩高乡侯,迁太尉,转平阳乡侯,魏明帝时进太傅,封定陵侯,谥成侯。《三国志》卷十三有传。
  《荐关内侯季直表》为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钟繇上魏文帝曹丕表。缘为建安初曾效命曹操的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因为官清廉,罢任后竟衣食无充,钟繇表请念其旧勋,俾之一州,使野无遗贤。
  《荐关内侯季直表》,墨迹纸本,高约12.6厘米,长40.4厘米。曾藏贞观、淳化、宣和内府,又经米芾、贾似道、陆行直、高士奇及华氏真赏斋等入藏清宫内府。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被英兵掠挟至广州,为南海岳雪楼主孔广陶购得,后售予霍邱壮陶阁主裴景福,不久为一雇工窃去埋入地下,复出时惜已朽毁。裴氏获藏时曾摄一照片,后为上海王壮弘在所购裴氏旧藏《壮陶阁法帖》初拓本中检得,这件书法史的经典作品因此幸有一照存世。
  《荐关内侯季直表》素以刻本传,最早者为北宋大观间单刻本,又有《淳熙秘阁续帖》本、《戏鱼堂帖》本、《郁岗斋帖》本、《三希堂法帖》本等。诸本中以华氏真赏斋刻本为最佳,因刻峻不久即遭火,华氏复刊一石,故此有火前本、火后本之目。
  东汉末年,盛极两汉的隶书已开始由多变的笔法、体势向规范齐整渐变,钟繇《荐关内侯季直表》即是这一字体渐变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作为这一时期杰出书法家的钟繇,在隶书体势、用笔上推进了真书的发展,表现出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其古雅浑朴的书法风格,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荐关内侯季直表》结体宽博呈横势,这显然是隶书体势的遗韵。表现这一基本结体特征的是稚拙粗壮的短竖和舒缓飘逸的长横在结体中的巧妙运用,在沉着稳定中又见娴静温雅。凡独体结构的字,都十分注力于中心点画的稳定作用,有时甚至不惜夸张其力度,然后用长横或大撇、大捺调整,使结构舒展。左右结构的字,多间开呈顾盼之势,而后以一二笔作呼应或穿插,使之神气团结。上下结构的字,则多取以上覆下,上大下小的结构打破了矜严拘窘,在稚拙中更增几分率真自然。
  《荐关内侯季直表》的用笔清而劲,腴且瘦,柔又刚。其长横多斜向入笔,徐徐行笔,至中间略提,至末端向下略驻后反向转锋收笔。竖画亦多斜入,行笔中略渐加重笔力,收笔无论轻重斜正,都呈圆实之态。撇画无论入笔的轻重方圆,均有内屈弧状,收束不露锋。捺画多轻入,在行笔中渐重,收笔缓缓而止。另,偶为减省而用行草笔法也是其笔法特征,用得浑然无迹亦因其起止沉着故。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