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精) 散文 季羡林 新华正版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精) 散文 季羡林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精) 散文 季羡林 新华正版

16.6 4.6折 36 全新

库存15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重庆

ISBN9787229084219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页数241页

定价36元

货号307_9787229084219

上书时间2024-11-14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季羡林先生晚年对于清华与北大的追忆之作。
季羡林先生青年读书时期清华园记的摘录选编。
季羡林先生初入北大执教时期红楼记的摘录出版。
青葱的勃勃生气,沧桑老人的沉静心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全面、真实的季羡林。
“坐荷池畔,听鱼跃声,绿叶亭亭,依稀可辨,星光共灯光,飘然似有诗意。”“春天的桃杏藤萝,夏天的绿叶红荷,秋天的红叶黄花,冬天的青松瑞雪”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季羡林所在的清华和北大。

目录:

编者的话
代序 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卞毓方
辑 季羡林的清华缘
清华颂
梦萦水木清华
我们是暂时的,但清华却会永存
爱国必自爱校始
温馨的回忆
清华梦忆
清新俊逸的清华园
清华大学九十华诞祝词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节选)
入清华
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
终生受用的两门课
我的老师们
1930―1932年的简略回顾
第二辑 清华园记选
次看梅兰芳表演
访吴宓
参与办《大公报文学副刊》
开学典礼
“华北副叶”投稿
游西山
次见胡适先生
评中国作家
论诗
读荷尔德林诗
听课心得
参加文学季刊社聚会
体育锻炼
看狮子座流星雨

思母情
发愿留德
心声
清华风景
第三辑 季羡林的北大情
春满燕园
燕园盛夏
春归燕园
梦萦未名湖
我和北大图书馆
汉城忆燕园
我看北大
我和北大
怀千岁之幽情,忆百年之辉煌
梦萦红楼
巍巍上庠,百年星辰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欢送北大进入新千年
北大时间短的副教授
在北大找到了出路
记北大1930年入学试
第四辑 北大红楼记选
接到汤用彤先生通知被聘为北大教授
收到北大寄来的聘书
同蒋豫图谈时局
赴北大任教
在北大次见胡适
到清华替陈寅恪先生看房子
写研究计划
到隆福寺买书
出任东语系主任
陈寅恪到北
北大领薪水,听胡适演讲
到汤用彤先生家过年
到陈寅恪先生家开书目
到陈寅恪家议定书价
去陈寅恪先生家付书款
回济南

内容简介:

清华,北大执教,清华“清新俊逸”的气质与北大“以天下为己任”的风范在季羡林先生身上水融。本书所选既有季羡林先生耄耋之年对清华的怀旧之文。也有初入清华时生命痕迹的真切记录,更有在北大几十年“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赤子之心与殷殷深情。“清华园,永远占据着我的心灵”。从青年到老年,“我从未离开过北大。追忆我的一生,怡悦之感,油然而生。”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文字是作者流自心田的汩汩之泉。读者从中不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八十多年前的“活的”清华。更能领略季羡林先生从学子到教授的丰富深邃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季羡林,有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出生于山东省清县(现并入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病逝于北京。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赴德国人哥廷根大学学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他先后担任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语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关系、印度历史与、中国和东方、、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吐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季羡林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关系史、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精彩内容: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校也有校格。
以北大和清华而论,两校同为优选学府,共同之处当然很多,但是不同之处也颇突出。这是所谓两校校格不同。
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这是一个大题目,恐怕开上几次国际研讨会,也难以说得明白的。我现在不揣谫陋,聊陈己见。
整整七十年前,在1930年,我从山东到北京()来大学。来自海的五六千,心目中优选的目标是北大和清华。但是这两所大学门槛是异常高的,往往是几十个中才能录取一个。我有幸被两所大学都录取了。由于我幻想把自己这一个渺小粗陋的身躯镀上一层不管是多么薄的金子,好以此吓唬人,得一只好饭碗,而镀金只能出国留学,留学的机会清华比北大多一些,所以我舍北大而取清华。
在清华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对清华的校格逐渐明确了,后形成了初步的看法。我在北大有不少朋友,言谈之间,也了解到了北大的一些情况,于是对北大的校格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明确的概念。我恍然小悟:两所大学的校格原来竟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
我从小处谈起,先举一个小例子。在清华,呼唤服务的工人,一般都叫作“工友”。在北大,据说是叫“听差”。而在朝阳大学则是“茶房”。在清华,工人和教师、处于等的地位上。在北大则处于主仆的地位。而在朝阳大学则是处于雇客与旅馆杂役的地位。这是一件十分细微的末节,然而却是多么生动,多么清楚,又多么耐人寻味。
其中原因,我认为,并不复杂。清华建立的基础是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接近受美国的影响,受资本主义的影响,身上没有封建的包袱。而北大则是由京师大学堂转变成的,身上背着几千年的封建传统。好的方面是基础雄厚,坏的方面是封建主义严重。我听人说到过――据说这并不是笑话,北大初建时,学西方,有体一门课,聘请了专门的体教员,这些人当然都是头老百姓。而被他们训练的则很多都是世荫的二三品大员。教员发令时,不敢明目张胆地喊出“立正!”“稍息!”于是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办法,改变舶来的令,大喊:“老爷们立正!”“老爷们稍息!”从这些小事儿也可以看出来,清华多的是资本主义,北大多的是封建主义。
但是,稍有一点辩证法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世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北大的封建主义也能产生好的效果,如果北大没有这样浓重的封建传统或者气氛,五四运动,即使是注定要爆发,也决不会是在北大。你能够想象清华会爆发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吗?即使1919年清华已经建成了大学,而不是留美预备学校,这样的事情也决不会出现的。人们常说,坏事变好事,北大的封建传统促成了改变中国面貌的启蒙运动,不正证实了这一句话吗? p19p21

精彩书评:

季羡林清华,北大执教,在他身上,这两种风范是水融、恰到好处地搀合在一起的。当初读大学,他只能选定一家,一脚不能踩清华、北大两条船;如今论风格,则可兼容并包,涵融荟萃。简而言之,他的清新俊逸似李白,他的沉郁顿挫似杜甫,正所谓“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卞毓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