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可及的美好 散文 毛大庆 新华正版
  • 永不可及的美好 散文 毛大庆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永不可及的美好 散文 毛大庆 新华正版

8.1 2.3折 35 全新

库存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毛大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7508638379

出版时间201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字数160千字

定价35元

货号714_9787508638379

上书时间2024-05-16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序一 过去的子镶上了金边儿
序二 我们共同的“梦”
序三 懂得珍惜是我们优选的财富
前言 无处安放的童年

故乡是北京
我们的装束
白糖冰棍儿
大白菜
“老莫”
点心和零食(一)
“北冰洋”
“涮羊肉”和“二锅头”
我的北京童年——孩子眼中的美味

开往春天的地铁
抗震棚生活
房子
“大院儿”
蜡烛和灯之夜
自行车年代(一)
自行车年代(二)
“面的”
公共交通
开往春天的地铁
怀念北京的胡同大杂院

阳光灿烂的子
电影
外国电影
教科书
挂历与包书皮
图书馆
书摊
书市
黑白时代的精神食粮——“小人书”(一)
黑白时代的精神食粮——“小人书”(二)
记忆里的“时尚杂志”
新东方
那个年代的另类神秘艺术
“盒带”和“cd”
电视机的故事
红领巾(暨灾区手札之一)
生发表的个作品——《献花》
《献花》背后的故事(一)
《献花》背后的故事(二)
《献花》背后的故事(三)
个“龙年”记忆
我的童年

北京土著
百货商场
合作社(上)
合作社(中)
合作社(下)
几个地方术语:“圈子”和“局”
居委会大妈vs小脚侦缉队
北京小“妞儿”
北京的“爷们儿”
“京油子”——北京话
莞尔京华梦

后记
参书目 

内容简介:

医学上,一个记忆全失的人,童年的经历却能记得很清楚。可悲的是返老还童注定只能是影视剧的脚本,不能成为现实,童年的美好由此变得永不可及。我们专享可做的,是追思,不管是梦中,还是夜深处,书写,或者怀想。
“童梦京华”系列为作者毛大庆回忆童年时代北京生活的散文文集,永不可及的美好为其中一册。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通过对童年时代衣食住行、娱乐等方面细节的追述,作者表达出对童年深深的怀念之情。60后、70后、80后均能从中找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影子;同时本书也是一部不错的了解北京近几十年变迁和老北京的读本。

作者简介:

毛大庆,博士,万科集团执行副裁,北京万科经理。 

精彩内容:

酸梅粉用来制作酸梅汤,酸酸甜甜的,是夏季解暑降温的常见饮料,在那时的普通人家那叫一个普遍,真是地球人都知道!    酸奶,那时我每天要做的一项家务,是傍晚时分去大院东门的传达室取酸奶,那时的酸奶是淡白的瓷罐装,肚囊大大的,看起来胖墩墩,特别可爱,酸奶是八成满的,上面盖有绿章的薄纸盖着,罐颈用红皮筋勒着。在当时酸奶还是品质品,两毛五一瓶,五毛的押金。    从传达室大爷手里接过挂着不少结露的瓷罐,上面还带有凉度,然后画一下本行了。记忆里酸奶可稠了,有些像现在的奶酪,舀上一大勺放到嘴里,会觉得生活好啊!    那时家里会把红皮筋攒起来,用来包扎东西,有的孩子把它们串成长长的一根皮筋,大家课间跳皮筋玩。    如今这样的酸奶不见了踪影,全都被花花绿绿的新式酸奶所替代了前些时候我陪靠前友人去南锣鼓巷看见这样的“复古”酸奶,心里好生激动了一会儿。    红茶菌    说起那个年代的饮料,有一样东西不能不提,那是曾风靡一时的红茶菌,岁数大一点的人们都应该对这个词不陌生。我小时候,家里也养过一阵子的红茶菌,对其养生的功效我们小孩子是不去关心的,但红茶菌泡的茶水酸酸甜甜的,和酸梅汤差不多,至今让人怀念。可后来,风靡的红茶菌却好像突然之间销声匿迹了。    小时候经常看见自己家和别人家的窗台、凉台上到处放满了大大小小的玻璃瓶子,浅褐的水里边泡着一些微红的海绵状物,大人经常往里边倒些放了白糖的茶水,那年头,每个人一个月凭本才供应二两白糖,居然都喂了那些“海绵”,真是难以理解――二两糖指标可以买一斤水果糖呢!不过,每隔几天的早上,大人便会从瓶子里倒出水来让我喝,甜甜酸酸滑滑,挺可的,中饭晚饭的胃出奇的好,吃什么都香,那时全家都喝。而且全院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这东西。    一个朋友说,红茶菌之所以火,主要因为它好养:从别人那儿捞一块“海绵”来,放在干净的玻璃瓶里,糖茶水喂着自己长大了,分出去一部分在新瓶子里繁衍后代,子子孙孙没有尽头地长下去了,只有你不想喝的时候,没有它不长的时候。成本低廉而功效神奇,很符合那个全民贫穷时期人们的消费观,是一种期待值与能力和谐的结合,现而今,这种期待值与能力相匹配的时代已经永远结束了,我们从早到晚都在做着可望不可即的梦。还真是这样!    再后来才知道这“红茶菌”,又叫“海宝”,是在20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曾经火遍南北的“神奇”饮料,现在任何一个什么星呀腕儿都火不过它,因为的男女老幼齐上阵,不管神智清醒不清醒的,都养这种东西,喝这种东西,想想看,那是何等壮观的场面!结果这东西的普通功效被描述得神乎其神。很多人一传十十传百地说这种东西可以癌治癌(长哪儿都管用)、心脏、脑血管、肠胃、肝肾、肥胖、斑秃、高血压、萎缩胃炎、便秘哪怕是你幻想出来的病都能喝了好,是没有病,喝了以后也会感到皮肤滋润、精力充沛、疲劳顿消,随时随地都可以赤手空拳地到景阳冈去把所有的老虎全打死,用不着像武松那么没出息,喝了十八碗酒还得要根哨棍帮忙,咱一碗红茶菌齐活儿了。    没有几年,红茶菌很快退出了的生活,倒是听说现在在俄罗斯、德国、美国和那个从不正视历史的“小人国”还都有专门的红茶菌研讨学会之类的民间组织。为什么这样一个食品犹如龙卷风来势凶猛之后又消之神速,我想可能是那个年代人们实在物资匮乏,而后又将一个原本普通的事物描述得过于邪乎,于是导致其猝死了吧。红茶菌那时闹得有多邪门儿,几乎和迷信挂上钩了,大家可以从姜昆、李文华的相声((红茶菌和打鸡血(又名莫迷信)里略见一斑。    爆米花    再往下说属爆米花了。爆米花的香味飘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过去没有现在的爆米花机和高压锅爆法,也不放什么奶油、巧克力,只有一个被烤得黑黑的压力转炉,一把玉米粒加些糖精,烤熟后“嘣”的一声巨响,一锅爆米花可以吃了。那种声音很多人都不陌生。    小时候,只要听到院子门里传来“嘣――”的一声,知道做爆米花的老爷爷来了。那时候,我会急不可待地从家里舀出满满一瓷碗的大米,小心翼翼地捧着来到做爆米花的爷爷面前。家家的孩子都会像我一样,捧着大米,拿着一个装爆米花的大袋子,兴冲冲地等待着。p32p34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