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心 成功学 吴军
  • 修心 成功学 吴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修心 成功学 吴军

31.3 4.6折 6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军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56809

出版时间2023-1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36页

定价68元

货号512_9787505756809

上书时间2024-04-23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影响所有渠道800万的觉醒之书
换个活法,其实你不必那么累
复杂世界的自在活法,每个有困惑的人都能开窍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吴军老师带你走出迷途、穿透迷茫
从觉察到觉悟,从渐悟到顿悟"

目录:

部分 良知心

良知心,是老天赋予人类的特征和属,能探测感悟客观世界,照见客观规律,人人具足,从人心角度叫本心,从客观规律存在角度叫道心,从功能角度叫照心。

1-1

为什么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

因为我们的不一样,看到的世界不一样。

1-2

如何衡家庭和事业?

该带孩子的时候带孩子,该工作的时候工作,每一个当下做到全心全意。

1-3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和痛苦?

因为我们心里有太多的,得不到满足产生了焦虑和痛苦。

1-4

为什么现在离婚率那么高?

很多人结婚都在算计对方,想从对方那里得到好处,当得不到好处的时候会离婚。

1-5

“宰相肚里能撑船”真的是因为度量大吗?

是因为宰相心境高,心里装着大事,自然不较小事。

1-6

为什么我们会反感“为你好”?

因为很多人所谓的“为你好”,都是想改变对方来顺应自己的想法。

1-7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世界上坏人多?

因为我们心中充满警惕、怀疑和不信任感,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这样。

1-8

为什么我们以为的对自己好后却害了自己?

因为我们的为自己好,往往是满足自己的,而放纵都是危害自我。

1-9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人生无常?

因为我们想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生活,任何不在把控内的事情都叫无常。

1-10

眼见为实这句话对吗?

不对,我们大部分 人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东西。

1-11

为什么人到中年会感觉很累?

因为我们需要扮演好儿子、好爸爸、好老公、好员工、好老板等多重角。

1-12

如何才能做到一个行业里的佼佼者?

用“惟精惟一”的态度去钻研,“惟一”是专注在一件事上,“惟精”是把这件事研究透彻。

1-13

偏见和误解是怎么来的?

如果我们一开始对人对事带有偏见,那所有的想法都会是错误的。

1-14

为什么会因为小事和爱人吵架?

因为我们是主观地认为,对方心情不好、态度不好都是针对我们,于是专注在了吵个对错上。

1-15

如何让孩子主动学?

父母要有边界感,放下对孩子的支配,并让孩子明白,学是他自己的任务。

1-16

与合作伙伴决策上有盾怎么办?

放下自己对合伙人的偏见和看法,凡是在实践里能成功的决策都采用。

1-17

为什么我们是被人骗?

因为我们是从表面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认为对自己好的是好人,对自己不好的是坏人。

1-18

工作做得多,是不是吃亏?

做的事情多,见识会越多,能力会越强,越能掌握核心竞争力,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挣到钱。

1-19(这两段,找不出案例,也结不出问题)

1-20

我们的命运由什么来决定?

由我们的来决定。

1-21

老婆该要求老公上进吗?

老公要不要上进不是老婆要不要求,而是要看家庭需求。

1-22

人与人之间的盾是如何产生的?

因为没有分清楚本分和情分,把别人的情分当做了本分,所以不懂感恩;把自己的本分当做了情分,所以产生抱怨。

1-23

为什么我们害怕发生不好的事情?

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沉溺在害怕的情绪里,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24

为什么爱得越深越会痛苦?

爱人是正常,但太过爱一个人会痛苦。

1-25

怎样才是真正孝顺的人?

孝顺不是刻意追求的品质,也不是刻意做出来的形式,而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关心和善待。

1-26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说别人的坏话?

因为他们喜欢比较,盯着别人的缺点挑剔,想要通过比较出别人比自己差来获得自尊。

1-27

为什么会嫁错人?

因为结婚前忽略了对方的缺点,结婚以后才发现难以接受。

1-28

为什么闹情绪的时候不能做决定?

感情用事只会让事情变得糟糕,只有冷静下来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1-29

什么样的家庭才能?

家庭成员有共同目标,做的事不为自己好,而是为家庭好。

1-30

为什么有些人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因为他们在用经验解决问题,而不是根据情况想办法。

1-31

“跟着心走”这种说法对不对?

如果我们跟着自己的走,那这颗心飘忽不定。

1-32

有人要借钱,借吗?

只虑两件事:他有没有能力还?他愿不愿意还?

1-33

什么样的人会去?

心里有恐惧的人。害怕和对象没有结果,害怕未来不够好,害怕失去现有的,害怕无法得到更多的……

1-34

怎么判断对方适不适合结婚?

不要看他对你好不好,而是看他在为人处事中好不好,德行好的人才能结婚。

1-36

无欲则刚,对吗?

很多人连都找不到,怎么谈得上无欲?

1-37

我们怎样才能事业有成?

没成功前要专心致志搞事业,成功后要继续发扬优点。

1-38

怎样摆脱原生家庭的阴影?

童年的伤害是父母造成的,但长大以后的阴影是自己造成的。

1-39

智者和愚者的区别是什么?

愚者,我犯错都是别人的造成的;智者,我犯错都是自己的问题。

1-40

我们应该做一个为所欲为的人,还是道貌岸然的人?

为所欲为的人其实是放纵满足自己,道貌岸然的人至少是约束自己符合道德规范,为所欲为比道貌岸然更可怕。

1-41

为什么我们无法看到事情的?

因为我们内心的让我们看不到事情的全貌。

1-45

孩子大学不工作怎么办?

让他二选一,要么老老实实去上班,要么出去自己过。

第二部分 心即理

心即理有两层意思:层,心是客观存在;第二层,心能照见客观规律。

2-1

为什么吵架听起来都特别有道理?

因为他们讲的道理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里很重要的观点,其中一段这样说:

从这段可以看出,阳明先生认为,没有私欲的良知心是天理。

2-2

为什么很多企业管理混乱?

因为牵扯进了人际关系,既要达成企业目标,又要满足亲戚朋友,很难达到衡。

2-3

单亲家庭的孩子脾气怪?

没有家庭是的,再好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对家庭都会有抱怨,再不好的家庭还是能发展出健康的孩子。

2-4

别人伤害了我怎么办?

当我不在意别人的态度,那别人怎样都不会伤害到我。

2-5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文凭高人品差的人?

因为我们学只是为了应付试,进好的学校,挣更多的钱,而不是用来约束自我品行,人品并没有提升。

2-6

无欲无求是对的吗?

无欲无求不是没有所求,而是对结果不执着。

2-7

为什么教方法的书会特别火?

因为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获利,从而满足我们自己的。

2-8

教育孩子的本质是什么?

父母正向的言传身教。

2-9

怎么才能阻止别人做坏事?

不要讨论对错,要从因果来分析,种坏的因必将得坏的果。

2-10

合作对象人品不行怎么办?

既然是做事,没必要去评判对方,能成事合作,不能成事不合作。

2-11

为什么很多人不讲道理?

因为他们讲的都是满足他们需求的道理。

2-12

为人处世的优选境界是什么?

难得糊涂。

2-13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专享标准?

因为能用的才是真理。

2-14

别人做了让我难过的事情怎么办?

如果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身上,那注定情绪会被外界左右。

2-15

周围人攀比很严重,怎么办?

抱怨别人攀比,是因为你有颗攀比的心,要么好好挣钱继续攀比,要么自己过回朴素的生活,有钱吃肉,没钱吃菜,有钱买车,没钱坐公交车。

2-16

为什么我们教育不好孩子?

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忽略了孩子其他的特,那孩子怎样做都不能让我们满意。

2-17

孩子为什么会反感父母的教育?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在宣泄情绪的时候还说是为他好。

2-18

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会吵架?

不管是朋友吵架,吵架,还是和孩子吵架,都不是道理的争论,而是双方不会放在桌面上的内心的。

2-19

为什么我们学了很多方法,还是做不成事?

因为具体方法是形式,思维方式才是根本。

2-20

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这个世界没有失败,只有不断地尝试再尝试,直到成功。

2-2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怎么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忧虑未来,而是要思怎样做才能让未来更好。

2-22

为什么有些人会说一套做一套?

一方面要满足自己的,一方面又要符合道德标准,变得虚伪不自知。

第三部分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我们认知的道理和我们的行为相符合。

3-1

老公怎么办?

一哭二闹三上吊都没用,只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我要的结果是什么?我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3-2

别人是喜欢强迫我做事,怎么办?

人生有太多不想做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被强迫,实际我们都是做了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3-3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怎么办?

分别按照自己的方案推演一下,看哪种结果更适合孩子,选择更容易执行,更能达到目的,效果更好的方案。

3-4

在创业中如何模仿和创新?

多实践多尝试,听取周围人的意见,边结边改进。

3-5

孩子犯错,应该如何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不是用方法,不是讲道理,而是要帮助他建立认知,正面的认知会避很多问题。

后记

内容简介:

为什么都在谈原生家庭
为什么离婚率越来越高
为什么人到中年特别累
为什么和孩子渐行渐远
为什么职场关系很复杂
为什么爱也会让人痛苦
在这本书里,我们将跟随吴军老师一起学阳明的思想,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逻辑来剖析问题的根源,用鲜活的案例来解读心学在常生活中的运用,通过简单的学,收获自在的活法。

作者简介:

"吴军
德慧源创始人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
健康中国首席顾问
企业培训师
20年训练导师经验
面授学员近10万人次
曾为上千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所有渠道超800万,累计播放超15亿
国学推行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