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土力学 大中专理科建筑 李广信主编
  • 高等土力学 大中专理科建筑 李广信主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等土力学 大中专理科建筑 李广信主编

46.3 5.8折 79.8 全新

库存22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广信主编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39578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2

装帧其他

开本16

页数438页

定价79.8元

货号700_9787302439578

上书时间2024-04-25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章  土工试验及测试
  1.1  室内试验
    1.1.1  直剪试验、单剪试验和环剪试验
    1.1.2  侧限压缩试验
    1.1.3  三轴试验
    1.1.4  真三轴试验
    1.1.5  空心圆柱扭剪试验和方向剪切试验
    1.1.6  共振柱试验
  1.2  模型试验
    1.2.11  g下的模型试验
    1.2.2  ng下的模型试验
  1.3  现场测试与原型观测
    1.3.1  板载荷试验
    1.3.2  静力触探
    1.3.3  动力触探
    1.3.4  十字板剪切试验(vane shear test,vst)
    1.3.5  旁压试验(pressuremeter test)
    1.3.6  螺旋板压缩试验(screw te pressometer,spc)和钻孔剪切试验(borehole shear test,bst)
    1.3.7  物探检测
    1.3.8  原型监测
  1.4  试验检验与验证
    1.4.1  对试验的检验
    1.4.2  本构关系模型的验证
    1.4.3  数值计算的检验
  题与思题
  部分题
  参文献
第2章  土的本构关系
  2.1  概述
  2.2  应力和应变
    2.2.1  应力
    2.2.2  应变
  2.3  土的应力应变特
    2.3.1  土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
    2.3.2  土的剪胀
    2.3.3  土体变形的弹塑
    2.3.4  土应力应变的各向异和土的结构
    2.3.5  土的流变
    2.3.6  影响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应力条件
  目录高等土力学(第2版)2.4  土的弹模型
    2.4.1  概述
    2.4.2  邓肯张双曲线模型
    2.4.3  kg模型
    2.4.4  高阶的非线弹理论模型
  2.5  土的弹塑模型的一般
    2.5.1  塑理论在土力学中的应用
    2.5.2  屈服准则及屈服面
    2.5.3  流动规则(正交定律)与硬化定律
    2.5.4  弹塑本构模型的弹塑模量矩阵的一般表达式
  2.6  剑桥模型(camclay)
    2.6.1  正常固结黏土的物态边界面
    2.6.2  超固结黏土和的物态边界面
    2.6.3  弹墙与屈服轨迹
  2.7  莱特邓肯模型和清华模型
    2.7.1  莱特邓肯模型
    2.7.2  修正的莱特邓肯模型
    2.7.3  清华弹塑模型
  2.8  土的结构及土的损伤模型
    2.8.1  概述
    2.8.2  粗粒土的结构
    2.8.3  黏土颗粒与水的相互作用——双电层
    2.8.4  黏土颗粒间作用力及黏土的结构
    2.8.5  土的结构
    2.8.6  损伤理论及其在岩土材料中的应用
    2.8.7  沈珠江结构黏土的弹塑损伤模型
  2.9  土的本构关系模型的数学实质及广义位势理论
    2.9.1  土的一般应力应变关系及广义位势理论
    2.9.2  超弹模型或格林弹模型
    2.9.3  柯西弹模型
    2.9.4  次弹模型
    2.9.5  弹塑模型的塑位势理论
    2.9.6  相适应与不相适应的流动规则
    2.9.7  多重势面的广义塑理论
  题与思题
  部分题
  参文献
第3章  土的强度
  3.1  概述
  3.2  土的抗剪强度机理
    3.2.1  摩擦强度
    3.2.2  黏聚力
  3.3  影响土强度的因素
    3.3.1  土的强度与其物理质的关系
    3.3.2  影响土强度的一般物理质
    3.3.3  孔隙比与砂土抗剪强度关系——临界孔隙比
    3.3.4  孔隙比与黏土抗剪强度——真强度理论
  3.4  影响土强度的外部因素
    3.4.1  围压σ3的影响
    3.4.2  中主应力σ2的影响
    3.4.3  主应力方向的影响——土强度的各向异
    3.4.4  土的强度与加载速率的关系
    3.4.5  温度与土强度的关系
  3.5  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
    3.5.1  有效应力及孔压系数
    3.5.2  砂土的排水强度和不排水强度
    3.5.3  黏土的排水与不排水强度
  3.6  土的强度理论
    3.6.1  概述
    3.6.2  土的经典强度理论
    3.6.3  土的近代强度理论
    3.6.4  关于土强度理论的讨论
  3.7  黏土的抗拉强度
    3.7.1  实际工程中的拉伸破坏与开裂
    3.7.2  土的抗拉强度的测定
    3.7.3  黏土的联合强度理论
  题与思题
  部分题
  参文献
第4章  土中水及其渗流
  4.1  概述
    4.1.1  岩土中的水及其运动
    4.1.2  渗流的工程意义
    4.1.3  土中水的渗流问题的研究历史
  4.2  土中水的形态及其对土的影响
    4.2.1  土与水间的物理化学作用、黏土颗粒表面的双电层
    4.2.2  毛细水与土中吸力
    4.2.3  土的冻胀和冻融作用
  4.3  土的渗透
    4.3.1  土中水的势能
    4.3.2  达西定律的物理意义
    4.3.3  影响土渗透系数的因素
    4.3.4  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
    4.3.5  非饱和土的渗透
  4.4  二维渗流与流网
    4.4.1  二维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4.4.2  流网及其应用
  4.5  饱和土渗流数值计算的有限元方法
    4.5.1  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4.5.2  饱和土稳定渗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4.5.3  饱和土非稳定渗流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4.6  有关渗流的一些工程问题
    4.6.1  渗透力与渗透变形及其治
    4.6.2  渗流条件下土坡的稳定
    4.6.3  挡土构造物上的土压力和水压力
  题与思题
  部分题
  参文献
第5章  土的压缩与固结
  5.1  概述
  5.2  土的压缩与地基的沉降
    5.2.1  土的压缩
    5.2.2  影响土压缩的主要因素
    5.2.3  沉降产生原因和类型
    5.2.4  瞬时沉降和次压缩沉降
  5.3  地基沉降计算
    5.3.1  计算方法综述
    5.3.2  单向压缩沉降计算的分层和法
    5.3.3  虑三向变形效应的单向压缩沉降计算法
    5.3.4  三向变形沉降计算法
    5.3.5  弹理论法
    5.3.6  应力路径法
    5.3.7  剑桥模型法
    5.3.8  曲线拟合法
    5.3.9  现场试验法
    5.3.10  其他方法简述
    5.3.11  对几种沉降计算方法的评述
    5.3.12  堤坝沉降的简化计算
  5.4  单向固结的普遍方程与太沙基固结理论
    5.4.1  单向渗流固结的普遍方程
    5.4.2  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
  5.5  单向固结的复杂情况
    5.5.1  加荷随时间变化
    5.5.2  土层厚度随时间变化
    5.5.3  地基为成层土
    5.5.4  有限应变土层的固结
  5.6  二向和三向固结
    5.6.1  比奥固结理论
    5.6.2  太沙基伦杜立克固结理论(扩散方程)
    5.6.3  比奥和准多维固结理论的比较
    5.6.4  三向固结的轴对称问题——砂井地基的排水固结
  5.7  非饱和土的固结
    5.7.1  非饱和土固结的一些特点
    5.7.2  弗雷德隆德非饱和土单向固结理论
  5.8  固结试验
    5.8.1  几种固结试验方法
    5.8.2  恒应变速率试验法(crs法)
    5.8.3  控制孔压梯度压缩试验法(cgc法)
  题与思题
  部分题
  参文献
第6章  土坡稳定分析
  6.1  概述
    6.1.1  边坡
    6.1.2  边坡的破坏类型
    6.1.3  滑坡的影响因素
    6.1.4  滑坡的危害
    6.1.5  边坡稳定的分析
  6.2  无限土坡的稳定分析
    6.2.1  砂土的无限土坡
    6.2.2  黏土的无限土坡
  6.3  边坡稳定分析的极限衡条分法
    6.3.1  瑞典条分法
    6.3.2  简化毕肖甫法
    6.3.3  简布法
    6.3.4  斯宾塞法
    6.3.5  摩根斯坦普莱斯法
    6.3.6  陈祖煜的通用条分法
    6.3.7  不衡推力传递法
    6.3.8  沙尔玛法
    6.3.9  边坡合理条件和经典的结论
  6.4  小安全系数和临界滑动面的搜索方法
    6.4.1  基本
    6.4.2  枚举法
    6.4.3  单形法
    6.4.4  牛顿法
    6.4.5  搜索法
    6.4.6  模拟退火法
    6.4.7  遗传算法
    6.4.8  蚁群算法
    6.4.9  其他搜索方法
  6.5  关于边坡稳定极限衡法分析的一些问题
    6.5.1  计算工况
    6.5.2  稳定分析方法的选择
    6.5.3  孔隙水压力的虑
    6.5.4  边坡外有水的情况
    6.5.5  强度指标的选用
  6.6  极限分析
    6.6.1  塑力学的上、下限定理
    6.6.2  上下限定理的应用
  6.7  基于有限元的边坡稳定分析
    6.7.1  利用应力场计算安全系数
    6.7.2  强度折减法
  题与思题
  部分题
  参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材高等土力学的第2版。它力图在本科土力学的基础上,以更开阔的视角介绍、展示本学科的发展和基本研究成果,特别注意介绍我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贡献,从而引导迈进土力学科研的门槛,使他们了解土力学科研的历程、主要成果、研究途径和方法。
    本书内容基本上是本科土力学的延伸。全书共分6章:土工试验及测试、土的本构关系、土的强度、土中水及其渗流、土的压缩与固结和土坡稳定分析。各章附有例题、题和思题。
    本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可作为与岩土工程有关专业和教师的教材与参书;也可作为对土力学有兴趣的本科生、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参书和进修读物。

精彩内容:

 章 土工试验及测试土工试验是土力学中的基本内容,实验土力学成为土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另一方面,由于现场原状土的结构及土工问题的诸多影响因素使现场原位测试和工程原型监测也成为工程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土工试验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只有通过试验才能揭示土作为一种碎散多相地质材料的一般和特有的力学质。(2)只有对具体土样的试验,才能揭示不同类型、不同产地、不同土的不同力学质,特别是对于非饱和土、区域土、人工复合土等。(3)试验是确定各种理论和工程设计参数的基本手段。(4)试验是验证各种理论和数值计算的正确及实用的主要手段。(5)足尺试验、模型试验可以验证土力学理论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合理,也是认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手段。(6)原位测试、原型监测直接为土木工程服务.同时是数值计算的参数反算和实现信息化施工的依据。所以,土力学的研究和土工实践从来不能脱离土工试验工作,它是人们深入认识土的状和发展完善理论和计算方法的正确途径。广义的土工试验包括室内试验、原型测试、模型试验和原型监测等,从内容上可分为物理质试验、力学质试验和水力学质试验等;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不同尺度进行试验和测试。本章侧重于土的力学质试验。1.1 室内试验1.1.1直剪试验、单剪试验和环剪试验早期的土力学研究及解决与土有关的工程问题都是将土的强度问题和变形问题分开虑的,相应的试验仪器是直剪仪和侧限压缩仪。直剪仪是土力学中古老的仪器之一,200多年前,法国军事工程师库仑(charleaugutin coulomb,1736 1806)用它进行土的强度试验,建立了土的抗剪强度的库仑公式。直剪仪的试验设备和十分简单(见图1—1(a)):试样放在剪切盒中,它在一水面上被分为上、下盒,一半固定,另一半或推或拉以产生水位移。上部通过刚加载帽施加正的竖向力p。试验过程中竖向力一般不变,可量测水向剪切力、水位移和试样垂直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