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工程教育评价研究;基于生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视角 教学方法及理论 齐书宇[等]
  • 高等工程教育评价研究;基于生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视角 教学方法及理论 齐书宇[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等工程教育评价研究;基于生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视角 教学方法及理论 齐书宇[等]

49 5.5折 89 全新

库存14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齐书宇[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城市和绿色发展分社

ISBN9787522817620

出版时间202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页数300页

字数279千字

定价89元

货号304_9787522817620

上书时间2024-04-15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目录:

篇高等工程教育:普通本科篇

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外文献综述

1.4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5本章小结

第2章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核心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2.3本章小结

第3章国际工程认证协议及其经验与启示

3.1《华盛顿协议》的生素质规定

3.2我国地方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3.3基于比较教育视角对我国地方高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

第4章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4.2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3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方法

4.4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特征要素提取

4.5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要素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4.6本章小结

第5章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5.1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问卷调查

5.2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效度分析

5.3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信度分析

5.4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5.5本章小结

第6章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实证评价

6.1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评价

6.2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6.3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归因分析

6.4本章小结

第7章提升首都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建议

7.1关注工程项目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7.2强化企业需求的培养理念

7.3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

7.4本章小结

本篇结论

第二篇高等工程教育:高职高专篇

第8章绪论

8.1问题提出

8.2核心概念界定

8.3研究内容与思路设计

8.4研究方法

8.5本章小结

第9章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评价的理论基础

9.1文献述评

9.2理论基础

9.3本章小结

0章国际工程认证协议框架下英澳工程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10.1《悉尼协议》框架下英澳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认证经验

10.2《都柏林协议》框架下澳大利亚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认证体系

1章《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1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特征要素提取

11.2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评价问卷调查

11.3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评价探索因子分析

11.4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11.5本章小结

2章《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实证评价

12.1问卷抽样情况

12.2以模糊评价法对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进行实证评价

12.3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2.4本章小结

3章《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优化建议

13.1校企合作规范化

13.2培养方式多样化

13.3完善多方监管机制

13.4本章小结

本篇结论与展望

参文献

内容简介:

2016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之一,实现了我国本科阶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国际接轨,然而作为拥有世界上规模优选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对悉尼协议的国际标准学较少,在高职高专工程教育阶段的重视度还多有不足,导致我国高职高专阶段的工程教育及工程技术专家培养仍然没有被其他认可的机会。悉尼协议作为一项针对三年制高等工程职业教育生、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协议,对我国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参意义,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工科生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对其的评估体系也尚未建设完善,而评估是促进我国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针对我国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本研究依据现阶段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的高职高专阶段工程教育认证协议——悉尼协议作为评价指标构建的参,将有助于我国高职高专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基于悉尼协议建立我国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将在程度上丰富和充实我国对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评价的研究。从理论意义上讲,目前相关评价研究缺乏理论基础,本研究拟根据悉尼协议对生素质的评价标准,基于成果评价理论(outebaed evaluation theory)建立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际评价。一方面,充实我国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对于悉尼协议的深度分析将拓宽我国对悉尼协议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从实践意义上讲,本研究根据国际普遍认同的悉尼协议的相关标准并结合学界构建的诸多标准建立适用于我国高职高专工科生的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本研究所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致力于帮助工科生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促进高校对工科生素质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与改进。

作者简介:

齐书宇,博士,北京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持社科项目、人文社科等各类科研项目8项,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技论坛、?ijerph等ci/ci,cci、北大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写著作6部,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并入选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大学“新人才”培养计划。任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教育、科技与教育管理。:huyu@bjut.edu.吴伟(1981),男,河南顶山人,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技创新和高等教育交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决策咨询工作,现任浙江大学教战略研究院科研主任。主持重量、省部级项目10余项,牵头或主要参与、院、浙江省的各类咨询项目30余项;牵头撰写或主要执笔递交部委、浙江省和面向浙江大学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50余篇,其中不少获得采纳/批示或转化;发表50余篇(含合著),出版著作7部(含合著),发表报纸文章、自媒体文章若干。当前研究兴趣包括:重大科技台建设、学科交会聚、院校发展战略等方瑶瑶(1993),女,汉族,北京大学硕士,获北京大学2020年度硕士。陈童节,硕士,北京大学硕士,获北京大学2021年生。参研社科项目、北京社科3项, 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现代教育管理等cci、北大核心、ei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5篇。主要研究方向:工程教育、教育、教育培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