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路弯弯 散文 冯矶著 新华正版
  • 山路弯弯 散文 冯矶著 新华正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山路弯弯 散文 冯矶著 新华正版

34.4 4.0折 86 全新

库存3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矶著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ISBN9787547062883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其他

定价86元

货号105_9787547062883

上书时间2024-02-24

鑫誠書苑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特价新书
商品描述
主编:

乡村是中华传统的源头和脉络,乡村底蕴深厚,特鲜明,内容丰富,蕴含着一代代人的乡愁。这部散文集的所有作品都是作者亲历、亲闻、亲见的乡村生产、生活等的记录。真实反映了当时的风土民情和社会变迁,是乡村历史发展的缩影。

目录:

序 故乡的真情美文

辑 不负韶华

山路弯弯

教育事业的蝶变

窗外的风景

第二辑 乡村记忆

东门

小学校

老房子

村碾

水井

打墼

盖屋

树园子·柴火垛

小街·胡同

大队菜园

生产队

土地

农民

童年的鞭炮

第三辑 乡愁村恋

家乡的红高粱

花椒红了

煎饼

甜甜的地瓜浓浓的情

春暖花开忆榆钱

初春荠菜鲜

野韭飘香

百丈崖上枣子红

方瓜情结

故乡的沿河路

第四辑 家乡揽胜

故乡的老石屋

石河恋歌

百丈崖上枣花香

梧桐花开气自芳

紫荆花开

山乡秋醉

山村秋意浓

柿子树之恋

冬游百丈崖

燕窝农场游

走进朱家峪

后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部散文集,共包含四部分:辑不负韶华,第二辑乡村记忆,第三辑乡愁村恋和第四辑家乡揽胜,主要记叙了作者在原始、偏僻、贫穷、落后的山村小学,不顾简陋的条件,恶劣的环境和工作、生活的艰难,而做出坚守的决定。在崎岖蜿蜒的li路上,用挺直的身影踏踏实实的步伐,在逆境中奋勇进击,来来回回地顽强跋涉,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执着追求的山j区教育事业,彰显了对山区学校、发自内心的热爱,谱写了一首壮丽的奉献青春之歌!乡村是中华传统的源头和脉络,乡村底蕴深厚,特鲜明,内容丰富,蕴含着一代代人的乡愁。这部散文集的所有作品都是作者亲历、亲闻、亲见的乡村生产、生活等的记录。真实反映了当时的风土民情和社会变迁,是乡村历史发展的缩影。

作者简介:

冯矶,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政协临朐县特邀文史委员。2022年3月县电视台“身边”栏目对其做过专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参加过多次文学作品征文大赛并获奖,作品收录于多部文集。

精彩内容:

山路弯弯

山路十八弯,练了坚韧不拔的脚板:河流九连环,显其浩荡不羁之风姿。人生路有弯,方显做人之本。弯弯的山路,给人以关的陶冶。不要畏惧弯路,路虽弯曲,身子笔直。不要回避弯路,路虽艰难,意志更坚。山路弯弯,人生漫漫,情意绵绵。

——题记

1981年秋,一纸调令,把我分配到临朐县冶源公社任教。教育组又把我调到冶源公社双河片(现米山溜二郎庙村)任小学教师,扎根山区,一干是近二十年。特别是在偏远贫穷的上回头、下回头小学的那段时光,是令我刻骨铭心的。它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令我回想起在那里度过的艰难岁月。

当时,全片里的十三处小学归双河初中管理。小学公办教师少得可怜,也只有五六个,其他都是民办和代课老师,数我年轻。偏远的、贫穷的村子更是难以调进公办教师。有的村干部不愿用本村的民办教师和代课老师,怕只顾自己家的活儿,耽误上课,甚至农忙季节把“放了羊”。村干部和村民也心急如焚,派人到教育组要人。教育组也多次派教师去,但都待不了多久,想方设调离。有的教师说:“我是不干了,也不会去受那份罪。”到后来没一个愿意去的。教育组找我谈话,恳切地对我说:“冯老师,经教育组(1984年划为米山乡)研究决定,准备调你到上回头小学任教。那里的条件很艰苦,村干部多次来,强烈要求派一个公办教师去。虑到你年轻,家里也没什么负担,到偏远的学校锻炼锻炼,对你将来有好处,只是离家远了很多……”听了的话,我二话没说,爽快地答应了,拿了调令,准备第二天去报到。

在二郎庙小学任教了三四年,只听说上回头小学很偏远,还真没去过。到底是什么样的,心里不想象着。第二天,用自行车驮上行李,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上回头小学骑行而去。

从二郎庙村到上回头村的山路蜿蜒崎岖,基本一路爬坡。骑车很费劲,推着车子,边走边欣赏山乡的美丽风光。湾头河、李家庄两村被一条山路隔开。山路在沟谷里如蛇般延伸,两边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山上是郁郁葱葱的青松,听说是苍山林场。梯田里秋庄稼即将成熟,柿子树上也挂满了炫目的红灯笼,到处飘溢着五谷、山果的幽芳。从林场继续西行,走了一个多小时,爬上一个大崖头,停下车子,坐在山石上休息片刻。往西望去,隐隐约约有村子的轮廓,打听在地里干活的山民,那是下回头村,离上回头还有接近一公里的路程,可别说,离家还真是不近呢。

能骑车的缓坡,尽力骑行,沿途的山景还真是不错,绿水青山,如诗如画,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当——当——当——”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了几声钟响。到了,到了,终于到了!把自行车停在学校门的路边,掏出手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时,从学校里出来了五六个人迎接我,原来是几个村干部和老师,我们互相握手寒暄。一个老师推着我的自行车,两个帮忙推上高高的校门,把行李卸下来搬到办公室的木床上,把自行车停在办公室南头的角落里。

不一会儿,下课的钟声敲响了,孩子们涌出教室,有的欣赏我的自行车,有的摇起了车铃,有的在办公室门往里瞧,甚至有的喊起来:“快来看,咱们学校来了个小老师!”一个老师走出去,把轰到教室里去了。

我们在办公室里落座,村干部挨着我,握着我的手,动情地说:“冯老师,我代表上回头村的老少爷们儿,欢迎您到我们这穷山沟里来任教,条件您可能也听说了,我们这里太需要您了,有什么困难提出来,我们尽大努力解决。”听着他们真诚的话语,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留下来呢?既来之,则安之吧!

晌午了,支部书记约我们全体老师到他家吃饭,算是给我接风洗尘。

吃了饭回到学校,我便慢慢欣赏起这所山村小学。校园东西长不过五十米,南北也二十米左右。校园有两三棵水桶般粗的梧桐树,稠密的叶子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其中一棵树的枝权上绑着一根木棒,上面吊着一大铁钟,一根筷子般粗的绳子扯到办公室的门。梧桐树东边还有三四棵青松,树皮光滑,地面明亮,看样子是攀爬或者手握两树翻着玩弄的,青松的叶子翠绿翠绿的,倒显得有些生机和活力。低矮的院墙,用石头垒砌,有的地方有几个缺,显得很不雅观。大门面朝大山,两边各有一个石头垛子,没有大门。门路面很高,下面没有台阶,用石头铺成,也高低不的,坡度比较大。 

……




精彩书评:

山路坎坷,凝聚师者初心;乡村纪事,彰显家国情怀。——记者、作家,魏秀堂冯矶老师的著作山路弯弯是一部非常丰厚的历史资料,价值极高,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教育蝶变。从接到调令,到赴任山区,从教几十年,即使生活艰苦,条件落后,也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大山,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以校为家,把当作自己的孩子,充分体现了一位山乡教师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青年作家,王振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特价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