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论驱动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学
  • 理论驱动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学
  • 理论驱动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论驱动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学

11 2.9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向东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水一E22

上书时间2024-05-08

藏宝图书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未拆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向东 著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7525245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8页
  • 字数 31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心理和教育测量学越来越变成一门如何用统计手段分析测验分数的学科,而非怎样测量心理或教育属性的理论,造成了效度分析和测验设计中的诸多问题。《理论驱动的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在剖析既有问题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一种理论驱动的测量学模式,提出并系统构建了一种理论驱动的测量学模式。这种测量学模式综合了当前国际上在测量基本理论、效度研究、认知项目设计和自动化项目生成、多维测量模型建模和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等相关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
    杨向东,博士,美国堪萨斯大学量化心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测量与评价、研究方法和应用统计。已出版著作包括《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华师大出版社2012年出版。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的迷失
二、去理论化和功能主义的测量研究范式
三、测验效度与效度检验的矫枉
(一)去理论化的内容效度
(二)功能主义观下的建构效度
(三)效标关联效度的内涵变迁
(四)偷换概念的效度研究
四、测验项目设计:艺术还是科学
五、理论驱动测量学的回归
(一)建构理论和测量理论整合的科学基础
(二)测量理论内部的变革
六、心理与教育测量学中的“测量”观
(一)测量的经典观
(二)测量经典观的流放和Stevens测量观的兴起
(三)联合测量理论
七、结语

第二章什么是测量
一、测量的内涵
(一)属性的可加性结构
(二)连续量化属性
(三)连续性与相同测量单位
(四)测量的界定
(五)理解测量结果的实质含义
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位置
(一)观念的演化历程
(二)科学理论的阐述方式
(三)测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局限

第三章心理与教育领域中的测量
一、理想心理和教育测量的特征
二、心理和教育测量的基本问题
(一)心理属性的本体论问题
(二)如何判定心理属性是否是连续量化属性
三、心理与教育属性测量尺度的构建
(一)哥特曼尺度(Guttmanseale)
(二)拉希尺度构建法(Raschscaling)
(三)瑟斯顿尺度构建法和项目反应理论
四、本章结语

第四章建构和建构理论
一、什么是建构
(一)建构作为一种理论意义上的变量
(二)理论建构、操作定义中的建构以及观测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建构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变量
(一)不同观点下建构的性质
(二)心理或教育领域中的建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存在
三、理解建构和观测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被试间和被试内因果关系(Between-subjectorwithin-subjectcausalitv)
(二)同质性与异质性因果关系(homogenousorheterogeneouscausality)
四、心理或教育测量领域中的建构理论
(一)宏观层面的建构理论
(二)中层的建构理论
(三)微观的建构理论
五、本章小结: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一)建构、领域和任务
(二)建构在哪里?
(三)重新审视因果机制同质性的问题

第五章测验设计和项目生成
一、测验设计与开发模式
(一)测验设计的传统理论取向
(二)理论驱动的测验设计取向
二、项目设计的发展
(一)功能取向的项目生成方法
(二)层面理论和匹配语句(mapping-sentence)项目设计法
(三)认知项目设计法(cognitiveapproachtoitamdesign)
三、当前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第六章测验数据分析
一、理论驱动的测量学分析的基本问题
(一)测量即按照规则赋值的过程
(二)测量即基于证据的推理过程
(三)测量即一种结构理论
(四)测量的经典观
(五)基于建构理论的测量学分析
二、理论驱动的测量尺度分析
(一)可尺度化(scalabmty)与测量尺度的存在(existenceofascale)
(二)测验数据的维度
(三)测量尺度特征的评估
三、实质理论对测量尺度的解释程度分析
(一)测量工具或尺度的结构性假设检验
(二)项目结构背后的认知成分分析
(三)建构的法则广度分析
(四)更为复杂的情况
四、其他方面的测验学分析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未拆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