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法治的分析与建构(修订版)(国家转型与法学丛书)
  • 当代中国法治的分析与建构(修订版)(国家转型与法学丛书)
  • 当代中国法治的分析与建构(修订版)(国家转型与法学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法治的分析与建构(修订版)(国家转型与法学丛书)

66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泮伟江 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0-3-2

上书时间2024-10-20

食古斋旧书坊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泮伟江 著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9383209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8页
  • 字数 298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描述和诊断了当代中国法治转型时期呈现出来的各种疑难杂症,进而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大规模陌生人群治理的风险社会阶段,对现代法治的建构有着客观的需求,尽管如此,我们对现代法治的性质、内部运作的结构与逻辑仍然缺乏合适和本土的“基本理解”。法治建设的困局实质是基本概念的危机。为此,理论上的急务,就是结合中国法治转型的经验,澄清现代法治的内涵。这就需要一套适合观察这种大规模现代社会的理论话语。本书就是引介这种理论范式转化的一次努力。

【作者简介】

  泮伟江,1979年4月出生,浙江仙居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法学博士,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法理学、理论法社会学、政治哲学。著作有《一个普通法的故事:英格兰政体的奥秘》(2015年),另有译著:《就事论事: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低限度主义》(桑斯坦)、《司法的过程》(亚伯拉罕)、《魔阵•剥削•异化:托依布纳法律社会学论文集》(托依布纳),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重新认识中国法律的转型性质(修订版序言)

 

——一种方法论的艰难尝试

 

法治:一种基本概念的危机(初版序言)

 

第一编中国法治的困境

 

第一章司法裁判的经验与困惑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层田野调查的局限性

 

三、用“调解”看不到的“裁判”

 

四、通过“裁判”理解现代法治与法学

 

五、小结

 

第二章对中国传统司法的再观察

 

一、中国传统司法的客观性问题

 

二、中国传统司法中的意识形态与司法技术

 

三、黄宗智的方法论局限

 

四、传统中国司法如何保障司法裁判的客观性

 

五、小结

 

第三章从规范移植到体系建构

 

一、导论

 

二、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困境

 

三、他山之石,可否攻玉?

 

四、两个层次的法律移植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当代中国的变法与法治

 

一、导言

 

二、清末法律改革以来的变法与法治

 

三、法律改革的逻辑:通过法律改变中国

 

四、现代风险社会中规范的功能

 

五、法律规范何以区分于道德规范

 

六、小结

 

第五章常规的例外化与例外的常规化

 

——重新理解中国法律的实效性困境

 

一、导言

 

二、凯尔森的规范社会学与中国法律的实效性问题

 

三、重新理解中国法律的实效性问题

 

四、法律实效性大面积缺失的表现与危害

 

五、常规的例外化与例外的常规化

 

第二编作为问题背景的现代西方法治

 

第六章现代西方法治的现象与经验

 

一、现代西方法治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何谓现代西方法治

 

三、现代西方法治的德国路径及其局限性

 

四、现代西方法治的英国路径

 

五、戴雪与哈耶克对英国普通法法治的捍卫

 

六、普通法的实证性及其理论意义

 

第七章法治理论的范式替换:卢曼法的社会系统理论

 

一、卢曼对现代西方法治形式理性的捍卫

 

二、卢曼的“自创生”与“社会系统”的概念

 

三、封闭与开放:法律作为一个自创生系统

 

第八章裁判现象学问题:理解与捍卫现代法治的关键

 

一、中心与边缘:法律系统内部的再分化

 

二、司法决断论的困境:裁判的悖论及其化解

 

三、正义作为法律系统的偶联性方程式(KontigenzFormel)

 

四、捍卫现代法治的自主性

 

第三编问题的深化与引申

 

第九章中国法律职业化的困境及出路

 

一、处于十字路口的司法改革

 

二、技术的罪恶:法治背后的人治问题

 

三、技术的公共性: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结构

 

四、沦陷的首都:错乱的上诉机制

 

五、条条道路难通罗马:判例汇编制度与评价制度的迷失

 

六、建构一个中国法律人的公共空间

 

第十章论指导性案例的效力

 

——兼论过渡时期的法理学研究方法论

 

一、导论

 

二、认知理解与政策工具的层次区分:方法论的初步交待

 

三、指导性案例“事实上的拘束力”

 

四、指导性案例的“准法律权威性”

 

五、积极的和消极的“事实上的拘束力”说

 

六、同案同判可能是司法的构成性义务吗?

 

七、同案同判与司法的性质

 

八、附论:兼谈过渡时期的法理学研究

 

第十一章司法改革、法治转型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法治转型,重新出发

 

二、中国法治转型的路径依赖

 

三、法治转型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四、司法改革:法治转型的关键

 

结语必要的交待

 

初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致谢

 

附录

 

法学的社会学启蒙

 

——社会系统理论对法学的贡献

 

一、法学的幼稚与封闭

 

二、法理学的自卑

 

三、打破规范与事实的鸿沟

 

四、法学的社会学启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