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粒子加速器技术

实物拍图,如图所示,当日发货,内页完好,无破损缺页现象!

90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籍九、尹兆升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304

上书时间2024-05-18

雁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籍九、尹兆升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1
  • 版次 1
  • ISBN 9787040201420
  • 定价 6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4页
  • 字数 6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粒子加速器技术》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多年授课的讲义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全书以高能加速器为对象,讨论加速器各个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高能加速器的磁铁技术、磁铁电源技术、高频技术、真空技术、束流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直线加速器技术和加速器辐射防护技术等。
《粒子加速器技术》反映了当今国际高能加速器科学技术研究的前沿水平,可作为高等院校物理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高能加速器导论
1.1高能加速器在基本粒子研究中的意义
1.2加速器的能量提高与技术创新
1.3高能加速器的发展前沿
1.3.1高能量前沿
1.3.2高亮度前沿
1.4基于加速器的多学科平台
1.4.1同步辐射装置
1.4.2自由电子激光
1.4.3散裂中子源
1.5加速器技术——高能加速器建造和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第二章加速器磁铁技术
2.1加速器磁铁的主要类型
2.2加速器磁铁磁场的基本形态和磁场分析
2.2.1磁场的基本特性
2.2.2磁场的基本形态和磁场分析
2.3加速器常规磁铁的设计和建造
2.3.1铁心磁铁设计的给定要求和设计的一般考虑
2.3.2常规磁铁的极面设计
2.3.3极极体和铁心回路
2.3.4磁铁的端部效应
2.3.5铁心磁铁的端部垫补与端部削斜
2.3.6铁心材料特性和磁铁运行特性
2.3.7铁心磁铁的扰动效应
2.3.8磁铁磁场分布的数值计算
2.4水磁磁铁
2.4.1水磁磁铁的特殊性质
2.4.2永磁材料
Ⅱ粒子加速器技术
2.4.3永磁多极磁铁的工作原理
2.4.4永磁磁铁的扰动效应与磁场微调技术
2.4.5永磁磁铁的组装技术
2.5超导磁铁
2.5.1超导材料
2.5.2超导多极磁铁多极磁场的产生
2.5.3铁轭的影响
2.5.4线圈端部的磁场
2.5.5超导磁铁的机械精度和磁场力
2.6加速器磁铁的磁场测量
2.6.1霍尔片磁场测量
2.6.2移动长线圈磁场测量
2.6.3旋转线圈磁场测量
参考文献

第三章加速器磁铁电源技术
3.1电源技术的发展及磁铁电源在加速器中的作用
3.1.1电源技术及功率器件简介
3.1.2加速器电源的基本概况
3.2几种磁铁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3.2.1晶闸管调相直流电源
3.2.2开关型直流电源
3.3BEPCⅡ储存环磁铁稳流电源简介
3.3.1BEPCⅡ对储存环磁铁稳流电源的基本要求
3.3.2BEPCⅡ典型稳流电源介绍
[本章附录1]稳定电源术语定义
[本章附录2]零磁通电流传感器工作原理(简称:DCCT)
参考文献

第四章加速器高频技术
4.1高频系统在加速器中的作用
4.1.1用直流电压产生的电场加速带电粒子
4.1.2多节累积加速
4.1.3直线共振型加速器
4.1.4回旋加速
4.1.5稳相加速
4.2高频谐振器——从LC电路到高频腔
4.2.1RLC振荡电路
4.2.2高频谐振腔
4.2.3谐振腔和束流在实际电路中的等效
4.3储存环高频系统的设计
4.3.1设计中的储存环高频系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4.3.2高频加速腔设计思想
4.3,3耦合器与陶瓷窗
4.3.4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方案选择
4.3.5低电平控制系统
参考文献

第五章加速器真空系统
5.1加速器真空系统基本要求
5.2真空物理基础
5.2.1真空概念和测量单位
5.2.2常用公式
5.3真空系统的计算
5.3.1流导计算
5.3.2抽气方程
5.3.3压强分布计算
5.3.4蒙特卡罗模拟计算
5.4真空获得方法
5.4.1涡轮分子泵
5.4,2溅射离子泵
5.4.3钛升华泵
5.4.4非蒸散型吸气剂泵
5.4.5分布式真空泵
5.5真空测量和检漏方法
5.5.1真空测量方法
5.5.2真空检漏方法
5.6真空材料与工艺
5.6.1真空材料
5.6.2真空部件表面处理
5.7储存环真空系统的设计
5.7.1束流与残余气体相互作用寿命
5.7.2同步辐射功率
5.7.3同步辐射光引起的气体负载
5.7.4真空盒的设计
5.7.5RF屏蔽波纹管
5.7.6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同步加速器的注入与引出技术
Ⅳ粒子加速器技术
6.1概述
6.2注入方式
6.2.1单圈单次注入
6.2.2单圈多次注入
6.2.3多圈注入——H-电荷转换注入
6.3引出方式
6.4冲击磁铁系统
6.4.1梯形波冲击磁铁系统
6.4.2半正弦波冲击磁铁系统
6.4.3高压脉冲谐振充电电源
6.4.4冲击磁铁脉冲电源的发展趋势
6.5切割磁铁
6.5.1导流板型切割磁铁
6.5.2涡流板型切割磁铁
6.5.3Lambertson切割磁铁
参考文献

第七章加速器束流测量技术
7.1束流测量概述
7.2束流测量物理
7.2.1束流的电磁场
7.2.2束流频谱
7.2.3单束团
7.2.4多束团
7.3主要参数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7.3.1流强测量:BCT,DCCT,WCM,法拉第筒
7.3.2束流位置测量
7.3.3束流截面测量
7.3.4束流发射度测量
7.3.5储存环束流能散度测量
7.3.6束团长度测量
7.3.7振荡频率测量
7.3.8束流损失测量
7.4逐束团束流反馈系统
7.4.1系统的主要参数
7.4.2系统组成
参考文献

第八章加速器控制技术
8.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九章电子直线加速器技术
第十章加速器辐射防护与安全技术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