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体与性体》解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体与性体》解读

180 九品

仅1件

江苏南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泽波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2-10-1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内有大量红笔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泽波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3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36410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4页
  • 字数 458千字
  • 丛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了牟宗三中期学术思想的代表作《心体与性体》和《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作为解读对象,深度发掘和厘清了牟宗三中期学术思想的脉络以及创新之处,对于牟宗三的缺点和不足,也逐一清点,在同情的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牟宗三的思想体系与逻辑路径,为国内学人进一步理解和研究牟宗三铺平了道路。作者认为,《心体与性体》的核心用意是划分三系。划分三系是牟宗三的一大创造,也是使其在历史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成果。然而,作者认为学界经常为正宗和旁出,以及是否可分为三系而纠结、扭捏,诉讼不断,却忽视了为什么牟宗三会划分三系?这里面有深刻的问题意识作为其基础。三系论的个问题意识,是如何保障道德理性的有效性。为了解决道德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牟宗三提出了“活动论”,认为道德理性应该有活动性和生发力才能生生不息,不致沦为死理。第二个问题意识就是如何保障道德理性的客观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牟宗三提出了“形著论”,既要讲心宗又要讲性宗,既重心体又讲性体。第三个问题意识是如何说明道德之心可以对宇宙万物发生影响。道德之心是一个活泼泼的创生实体,既创生道德善行,也创生道德存有。这也即牟宗三所提出的“存有论”。以上三个问题意识可以进一步归并为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主线涉及前两个问题意识,包括活动论与形著论,也可以叫做道德实践的线索。辅线涉及第三个问题意识,即存有论,这可以叫做道德存有的线索。这两条线索和三个问题意识就是《心体与性体》核心命脉,只有读懂了通过划分三系而体现出的三个问题意识才能真正理解牟宗三所继承的十力学派的血脉,才能把握牟宗三思想中有价值的部分。

【作者简介】

杨泽波,男,1953年6月生,河北石家庄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志愿入伍,从军期间长年坚持自学。1986年以同等学历考取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1989年直升攻博,1992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后回部队继续从事教学研究工作。2001年到复旦大学任教至今。
著有《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牟宗三三系论论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贡献与终结——牟宗三儒学思想研究》(五卷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发表学术论文约150篇。

【目录】

目录:
各章摘要 

引言 为什么要读《心体与性体》 
一、“十力学派”的传承:从熊十力到牟宗三 
二、《心体与性体》的三个问题意识及两条思想线索 
三、学习《心体与性体》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论濂溪 
一、对天道诚体有积极的体悟 
二、对孔子之仁和孟子之心了解不够深透 
三、对于气质之性和天地之性缺乏明确的分辨 
四、关于三系划分的初步说明 

第二章论横渠 
一、道体义疏解 
二、性体义疏解 
三、心体义疏解 
四、综论心性合一之模型 

第三章论明道 
一、“圆顿之教之型范” 
二、客观面思想之评述 
三、主观面思想之评述 

第四章论伊川 
一、理 
二、性 
三、心 
四、中
五、涵养与致知

第五章论五峰 
一、心为形著原则 
二、性为客观原则 
三、心性对扬、以心著性
四、心性的道德存有意义

第六章论朱子(上) 
一、三十七岁前之大体倾向 
二、围绕“中和旧说”的思想斗争 

第七章论朱子(中) 
一、“中和新说”之思想倾向 
二、《仁说》之思想倾向 

第八章论朱子(下) 
一、对于《大学》的理解 
二、对于《孟子》的理解 
三、对于心性情之形上学意义的理解
四、对于理气关系的理解 

第九章论象山 
一、象山之学的基本特点 
二、如何看待象山有禅的风格 
三、象山的道德存有论思想 
四、象山学理之“粗”处 

第十章论阳明 
一、良知的道德实践意义 
二、良知的道德存有意义 
三、致良知学说之评价 

第十一章附论王门后学 
一、王龙溪、罗近溪 
二、聂双江、罗念庵 
三、刘两峰、刘师泉、王塘南

第十二章论蕺山 
一、蕺山为克治心学流弊所做的努力 
二、蕺山学理的内在不足 
三、儒家心性之学理想形态的完整表述 

第十三章论综论 
一、宋明儒学的时代课题及其分系 
二、康德哲学背景下的儒家哲学 

第十四章活动论述评 
一、判定朱子为道德他律 
二、牟宗三对康德的理解有失准确 
三、牟宗三此举的真实目的及其理论意义 
四、如何保证道德理性有其活动性

第十五章形著论述评 
一、形著论的目的和意义 
二、性体无法真正保障心体的客观性 
三、如何根本杜绝心学之流弊 

第十六章存有论述评 
一、从存有论到超越存有论 
二、超越存有论中的一个原则性问题
三、一本论诠释的根本性变革 

结语 儒学研究范式现代转化的一种尝试 
附录一 牟宗三道德自律学说的困难及其出路 
附录二 从以天论德看儒家道德的宗教作用 
附录三 从德福关系看儒家的人文性质 
征引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内有大量红笔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