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

40.8 6.0折 68 全新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读史老张 著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55281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纸张纯质纸

字数330千字

定价68元

货号1

上书时间2021-05-05

凤凰书简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是一部以文史散文的形式串连校史的著作。分四辑:

  *编“风景”,从复旦校园里的老地标出发,去发掘与之对应的人物与往事。复旦相伯堂、简公堂、奕住堂、子彬院、登辉堂、燕园和光华大道等,是复旦校史的见证者。踏访或阅读它们,简公堂里的复旦剧社、大操场上的学生义勇军、子彬院门口的校车、“复旦村庄”里的食堂、登辉堂里的戏曲与话剧、“南京路”(今光华大道)上的墙报与“BBS”等往事,就会呼之欲出、扑面而来。

  第二编“背影”,是从回忆录、档案和其他史料中发掘出的名人故事。这些名人,有的英名远扬,有的已被淡忘,有的一生献给复旦,也有的只是一度与复旦交集(如求学复旦的靳以、离开胡适的曹诚英、曾被淡忘的章益、不愿任专任教授的顾颉刚、桀骜不驯的王造时、爱唱京戏的卢鹤绂、曾住过复旦宿舍的萧红、与复旦剧社同台演戏的李丽莲、与复旦擦肩而过的邵洵美以及在子彬院前留下青春倩影的李子云等)……在本书中,作者试着让他们同演一出“复旦背影”的大戏,通过作者的优美文笔,可以看到,在“复旦”的舞台上,他们永远大放异彩。

  第三编“周边”,作者将视野拓展到复旦周边环境。1922年,复旦在江湾立校,改变了江湾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复旦的“护城河”、老校门,江湾的“新市区”、五角场,以及政民路、四平路、国权路、国年路、翔殷路、邯郸路等马路,都是“周边”需要环顾、扫描的对象。江湾立校,提升了复旦校外的人文气质、定义了复旦人的朋友圈;反过来,走马塘、界泓浜、叶家花园、江湾镇和翔殷路等,也培育、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复旦精神。

  第四编“灯下”,收集了作者的部分校史随笔与感想。“灯下”的范围,涵盖与大学校园有关的书籍、电影与戏剧等,如《谭其骧传》《无问西东》和《陈望道》等,灯下读史品艺,可以进一步理解复旦历史和复旦精神,进而引发对“大厦”与“大师”关系的重新思考。

  总之,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可以不必正襟危坐,就能轻松愉悦地与复旦的历史人物对话;不必亲临校园,就能体验独特的复旦精神与文化——这也正是作者寻找“远去的复旦背影”、坚守“一个人的复旦叙事”的初心。
作者简介:
张国伟,笔名“读史老张”,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留校,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任教。1994年调入上海远东出版社,先后担任过《向阳日记》(张光年著)、《重建象牙塔》(王安忆著)和《三月书窗》(鲲西著)等书的责任编辑。1997年调入解放日报社,参与创办《申江服务导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先后担任过《职场指南》杂志副主编、《新闻晨报》副总编辑、集团新闻办副主任等职,现任《界面•财联社》副总编辑。近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创作文史散文,先后在《解放日报•朝花》《文汇报•笔会》《新民晚报•夜光杯》《文汇读书周报》《档案春秋》《世纪》和《大江南北》等报刊发表,引起热烈反响。他的文章被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观》《朝花时文》《夜光杯》和《档案春秋》等转载刊登后,阅读率常常名列前茅,其中《曾经落寞的五角场》《风雨中,周恩来最后一次上海行》等,点击量更是超过十万 、几十万 以上。2015年起,开始以文史散文的形式撰写复旦大学历史,其文章一经发表,即获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同,也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因此,受邀担任复旦大学《复旦人》杂志编委,并在《大隐•五角场》等文化讲坛上开设有关复旦校史的讲座。经过5年的探索、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以散文叙述校史的著作《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
目录:
序  采一片绚丽卿云…………张广智001 

第一编  风  景

“飞”入复旦的燕园……………………………003 

复旦剧社:从简公堂到卡尔登…………………010 

100 号里的大师与小人物………………………019 

壁报:曾经“风花雪月”,更有“刀光剑影” 024 

操场上的学生义勇军…………………………032 

无锡与复旦的两次“相遇”……………………039 

嘉陵江畔青春灿烂……………………………043 

文人荟萃的复旦“村庄”………………………050 

谁还记得复旦门房  …………………………058 

校车,从历史深处驶来………………………062 

我的心,离复旦食堂很近…………………066 

复旦版话剧《红岩》幕后……………………071 

“南京路”的晦暗与光华…………………079 

那个年代的复旦“BBS”………………… 084 

1978 年的“开学装备”……………………089 

亲历德斯坦总统大礼堂演讲………………094 

第二编  背  影

在复旦校园,寻找李老校长………………103 

“记于江湾”:丰子恺与复旦校歌………109 

一位新闻系创办者的肖像解读……………114 

大学时代的靳以……………………………122 

“延安丽人”李丽莲………………………131 

洪深最后的牵挂……………………………140 

离乱中,萧红与北碚复旦相遇……………147 

双面陈昺德…………………………………155 

一代名媛的执教情缘………………………167 

曹诚英:离开胡适的日子…………………179 

邵洵美与复旦教授的交往…………………187 

登辉堂建造:被淡忘的校长日程…………191 

顾颉刚为什么不做“专任教授”…………200 

李子云的军装照……………………………204 

1957 年7 月3 日的王造时…………………209 

名教授的梨园逸事…………………………216 

峰峦如聚:远观历史系老先生…………225 

速写沈渭滨………………………………233 

第三编  周  边

复旦的“护城河”……………………239 

曾经落寞的五角场………………………242 

当五角场遇上复旦…………………………251 

邯郸路:与复旦共沧桑……………………257 

为啥叫“邯郸路”  …………………268 

政民路与复旦后门……………………271 

复旦教授的“拉丁区”时代……………274 

国权路与国年路…………………………278 

四平路的人文之光………………………281 

消失了的灵丘路…………………………284 

第四编  灯  下

李登辉校长的文学形象…………………289 

《顾颉刚日记》中记载的任职复旦始末……293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中难得的细节……301 

名教授日记里的“五角场”………………308 

以诗纪传缅想名师…………………………314 

《靳以日记书信集》的独到之处…………317 

电影《无问西东》之外的“跑警报”……320 

我看校园话剧《陈望道》………………327 

附  录

复旦大学历任校长名录………………331 

复旦老建筑一览………………………333 

人名音序索引………………………345 

主要参考书目……………………………353 

后记  ……………………………359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