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民国排印本。内有大量图版。】

1000 一品

仅1件

天津红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蒋善国

出版人不详

年代民国 (1912-1948)

纸张白纸

刻印方式影印

装帧线装

尺寸26.5 × 15.2 cm

册数1册

货号s538(T3-2)

上书时间2014-05-29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子渊诗集六卷【民国商务印书馆受教育部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委托影印故宫博物院所藏文渊阁本。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集部别集类。原装二册。】
子渊诗集六卷【民国商务印书馆受教育部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委托影印故宫博物院所藏文渊阁本。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集部别集类。原装二册。】 ¥700.00
佩玉斋类稿十卷【民国商务印书馆受教育部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委托影印故宫博物院所藏文渊阁本。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集部别集类。原装二册。品佳。名家旧藏。钤印:琴侣斋藏书记,尊闻阁。“琴侣斋”为史量才的藏书斋号。】
佩玉斋类稿十卷【民国商务印书馆受教育部中央图书馆筹备处委托影印故宫博物院所藏文渊阁本。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集部别集类。原装二册。品佳。名家旧藏。钤印:琴侣斋藏书记,尊闻阁。“琴侣斋”为史量才的藏书斋号。】 ¥1200.00
北魏冀州刺史元珍墓志【旧拓本。整纸本。一张。钤印:张玉衡字古泉号璇甫辛未六旬后手拓、双北堂传古】
北魏冀州刺史元珍墓志【旧拓本。整纸本。一张。钤印:张玉衡字古泉号璇甫辛未六旬后手拓、双北堂传古】 ¥6000.00
北魏阳平幽王太妃李氏墓志【旧拓本。整纸本。一张。钤印:张玉衡字古泉号璇甫辛未六旬后手拓、双北堂传古。
该墓志魏熙平二年立,一九二零年洛阳张羊村北陵出土,曾归陶湘。为北魏墓志之名品。】
北魏阳平幽王太妃李氏墓志【旧拓本。整纸本。一张。钤印:张玉衡字古泉号璇甫辛未六旬后手拓、双北堂传古。 该墓志魏熙平二年立,一九二零年洛阳张羊村北陵出土,曾归陶湘。为北魏墓志之名品。】 ¥5000.00
十笏园记【旧拓本。整纸本。一张。品佳。】
十笏园记【旧拓本。整纸本。一张。品佳。】 ¥2000.00
北魏文宣王元延明墓志铭【此为北魏太昌元年(532)七月刻石,题名“元延明墓志”,全称“魏故侍中太保特进使持节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安丰王谥曰文宣元王墓志铭”。民国八年(1919)出土于河南洛阳小梁村西北,现藏河南博物院。元延明出身北魏宗室,汉文化功底深厚,曾参与制定服制和编撰图书,是鲜卑族内部汉化的佼佼者。该墓志对其家世、生平、人物品行记载详细,也反映出许多北魏末期政治乱局中的细节。】
北魏文宣王元延明墓志铭【此为北魏太昌元年(532)七月刻石,题名“元延明墓志”,全称“魏故侍中太保特进使持节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安丰王谥曰文宣元王墓志铭”。民国八年(1919)出土于河南洛阳小梁村西北,现藏河南博物院。元延明出身北魏宗室,汉文化功底深厚,曾参与制定服制和编撰图书,是鲜卑族内部汉化的佼佼者。该墓志对其家世、生平、人物品行记载详细,也反映出许多北魏末期政治乱局中的细节。】 ¥6000.00
北魏李超墓志【旧拓本。整纸本。一张。是志全称《魏故怀令李君墓志铭》,北魏正光六年(525)刻,清嘉庆时偃师县乔家村出土。书法清隽醇雅,为世所重,康有为评此志为“体骨峻美之宗”。】
北魏李超墓志【旧拓本。整纸本。一张。是志全称《魏故怀令李君墓志铭》,北魏正光六年(525)刻,清嘉庆时偃师县乔家村出土。书法清隽醇雅,为世所重,康有为评此志为“体骨峻美之宗”。】 ¥5000.00
东魏沧州刺史王僧墓志铭【旧拓本。整纸本。二张。】
东魏沧州刺史王僧墓志铭【旧拓本。整纸本。二张。】 ¥5000.00
北魏元珽墓志【旧拓本。整纸本。一张。若愚墨笔题写书签。】
北魏元珽墓志【旧拓本。整纸本。一张。若愚墨笔题写书签。】 ¥50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一品
不全。存上册。
商品描述
民国排印本。不全。存上册。原装一册。76页。品相如图。
蒋善国(1898~1986)  汉字学家。黑龙江省庆安县人。1925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后获得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毕业证书。曾任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的助教、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教授、满城县长、房山县长、考试院编辑科长、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中文系教授等。他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语言文字学、文学、史学、经学等。在语言文字领域,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文字学的研究与教学方面,立志建立汉字的科学体系。著有《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商务印书馆,1930年)、《汉字的组成和性质》(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年)、《汉字形体学》(文字改革出版社,1959年)、《汉字学》(上海教育出版社)、《〈说文解字〉释要》和《〈说文解字〉讲稿》等专著。其中,《中国文字之原始及其构造》一书曾多次再版,1935年被列为商务印书馆的“星期标准书”第5种,并被《人世间》杂志列为“百部佳作”之一。后又被商务印书馆列为《大学丛书》参考书。该书的上编有一章以埃及和克雷特象形文字与中国金甲文相比较,以探讨中国文字的原始,发“比较文字学”之先声。《汉字的组成和性质》是他于1954年开始编写的第一部讲稿。该书被复旦大学列为中文系必读书目之一。《汉字形体学》是他的第二部讲稿。其中从分化和混同两方面分析归纳汉字“隶变”的规律,经增补,共得出小篆分化为隶书的偏旁和隶书混同小篆的偏旁443个。这443个偏旁是其归纳小篆变为隶书、真书的规律。《汉字学》是他于1961年开始编写的第三部讲稿。其中作者打破以“六书”分类作为文字学科学体系的框框,探讨汉字构造和演变的规律 ,建立了“音化”和“简化”两个体系,旨在使文字学真正成为边缘科学。
082-1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不全。存上册。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