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基础
¥
6.6
1.3折
¥
51.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王妍 主编;张会丽
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4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妍 主编;张会丽
-
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4
-
ISBN
9787568536950
-
定价
51.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页
-
字数
395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8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认知货币与信用、认知金融市场、认知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认知金融现象、认知金融政策、认知国际金融、认知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模拟金融实践。
精彩内容:
任务一认识货币在生活中,人们几乎天天接触货币。个人和家庭从不同来源获得货币收入,又用它购买商品和劳务以满足生活的需要;企业的一个生产经营周期是从货币开始,又以货币形态结束;现代的收支已采用货币。因此,有人把货币称为经济社会的血液,把货币运动称为社会经济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尽管人人持有货币,人人使用货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认识货币。一、货币的本质现代社会,货币一般是以纸币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货币早并不是纸币。中国早的货币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夏代,那时货币主要是海贝、布帛和农具;世界上其他地区曾使用牲畜、、可可豆等作为货币。那么,货币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形形的货币会殊途同归,都演变为金属货币、纸币甚至电子货币了呢?为此,我们首先来察有关货币起源的学说和货币形式的演变过程。1.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出现是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史书资料的记载和古的发掘,在世界各个地方,交换都经过两个发展阶段:先是物物直接交换,然后是通过媒介进行交换。在古埃及的壁画中可以看到物物交换的情景:有用瓦罐换鱼的,有用葱换扇子的。我国古书中有这样的记载,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神农氏,有“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也是指物物交换。在交换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出现了通过媒介的交换,即先将自己的物品交换成作为媒介的物品,然后再用所获得的媒介物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货币是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是便利交换的产物。物物交换有以下缺点:一是缺少共同的单位来衡量和表示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二是交换双方“需求的双重巧合”和“时间的双重巧合”难以一致;三是无法贮存一般购买力。正是由于这些缺点,物物交换必然会增加交易成本。首先,为了寻找可能的交易对象会增加寻求成本,即所花费的时间与费用;其次,会增加机会成本,即将资源(如人力等)用于迂回交易过程时所失去的其他方面投资的收益。显然,纯粹的物物交换是一种效率低下而成本较高的交易方法。货币出现以后,不仅克服了物物交换的缺点,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拓宽了人类的生产、消费、贸易等活动范围,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福利。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商品,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这是为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结论。但货币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是货币的本质。首先,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从货币起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如果货币没有商品的共,那么它失去了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基础,也不可能在交换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然而,货币又是和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货币是表现商品价值的材料。普通商品直接表现出其使用价值,但其价值必须在交换中由另一商品来体现。货币是以价值的体现物出现的,在商品交换中直接体现商品的价值。一种商品只要能交换到货币,会使生产它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因而,货币成为商品世界的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普通商品只能以其特定的使用价值去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不可能同其他商品直接交换。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商品,是财富的代表,拥有它意味着能够去换取各种使用价值。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所追求的对象,也具有了直接同商品相交换的能力。其次,货币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无论是表现在金银上,还是表现在某种价值符号上,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和手段,这是货币的本质。同时,货币还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货币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却又采取了具有属的自然物的形式。”商品交换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互相交换劳动的形式。社会分工要求生产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只有通过商品交换,以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来进行。因此,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了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大量货币掌握在剥削阶级手中,体现着阶级剥削关系。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掌握大量货币,用来购买奴隶,货币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关系。在封建社会中,地主以货币地租的形式剥削农民,货币体现着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成为特殊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家凭借其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占有,掌握大量货币,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这里,货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由社会制度决定的,而不是货币本身固有的属。从货币的社会属来看,货币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货币是没有阶级的,也不是阶级和剥削产生的根源。
- 【目录】
-
作者介绍
序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