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东吴文化暨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0 5.0折 80 九品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玉国 编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9-5

上书时间2022-05-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玉国 编
  •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8
  • 版次 1
  • ISBN 9787811108408
  • 定价 8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1页
  • 字数 97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东吴文化之所以为人关注,是因为它折射出中国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轨迹,正是由于东吴政权全力弘扬汉民族文化,推动了华夏文明进一步南传,促进了南北文化交融,有力地加强了江南区域诸民族的团结和谐,开创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文化发展的新格局。作为三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吴文化是三国时期广泛交流、激荡、融合这一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诸多门类上的成就,更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录】

第一编东吴文化研究
论东吴对开发江南社会经济的巨大历史贡献
看历史上真实的孙权
漫谈孙吴的经济
孙吴早期的中央机构
浅论孙权争合肥的意义和原因
二元思维与三国叙事——试析《三国演义》对“东吴集团”形象的塑造
刘备招亲——“美人计”的传承与演化
从“孙尚香”说起——“三国”故事中的“孙夫人”考议
鲁肃在孙刘联盟建立过程中的地位
论东吴高僧康僧会的佛学贡献
浅议佛教在东吴立足并迅速发展的原因
支谦与东吴佛教
东吴佛教浅析
孙权的坚守与变通
孙吴文化之景观
东吴上层社会女性问题初探
东吴孙氏家族墓特征及分布地点问题探讨
赤壁战后东吴外交策略分析——兼论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第二编三国文化与镇江的研究
拓展和提升历史名城镇江的三国文化
立国兴邦与辅国安民——《三国》《水浒》英雄驻足镇江的历史沉思
镇江与三国有关的文化遗产
弘扬三国文化特色展现北固山水风采
镇江铁瓮城遗址的考古发现、研究与保护
孙刘联盟、联姻与镇江考析
吕城修筑时间探寻
孙吴政治中心西移与镇江地区经济的发展
乔国老与三国文化
毛泽东谈《三国演义》与镇江
由镇江孙权家族墓论及该市古代王室墓资源
二乔故里在镇江
三国鼎立京口肇基——浅谈孙权治理京口与三国鼎立的关系

第三编《三国演义》研究
孙吴人物三题
韩国新发现的《三国志演义》朝鲜铜活字本试论
张昭与孙氏兄弟关系论
关于建立“罗学”及其他——《三国演义》研究三题
论三国领袖人物的决策艺术
《三国演义》版本的卷数、则目、分则和静轩诗研究
乱世名士择主悲剧的文化内涵——浅论《三国演义》中陈官和荀或
《三国演义》中的“双股剑”与刘备身份的变化
从《三国演义》的纵深奔袭战看孙子的突袭论
浅议《三国演义》中的《墨子》元素
《三国演义》中的“病”“医”描写及相关思考
论《三国演义》的道德批判
小议《三国演义》中的“有诗为证
关羽生平二三事考略
从一个“借”字看诸葛亮的谋略
汉献帝“衣带诏”系董承矫诏
解剖《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心仁术
毛泽东与《三国演义》情结之发微
试析《三国演义》的主要抒情特质
三国领导人个人才能简述
从挥泪斩马谡说起
万绿丛中一点红——《三国演义》中几位东吴女性形象功能浅议
还原与重塑——《三国演义》中的孙坚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从百姓的角度看魏、蜀、吴三国的成功与失败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塑造“范式”说
从《三国演义》看阳儒阴法的政治思想
“至性至情,读至此令人泪下”——毛评《三国演义》的人情美

第四编《三国志》研究
从《三国志平话》到《三国演义》看其节义意识的增强
明代陈仁锡《三国志》评本研究
黄正甫刊《三国志传》三考
从《三国志》史料看太史慈的忠义
《三国志》疑难词语考释
余象斗刊《三国志演义》的评点研究
试论“三国”忠义观的前理解境域

第五编其他方面的研究
《三国演义地图》和《三国演义》研究——从《三国风云地图说》、《地图三国》说起
“曹操墓”:曹操生前设计的大骗局
重门似海:齐王曹芳的前尘往事
论王粲《英雄记》中的曹操形象
论诸葛恪之嘲弄戏言与文化创意
三国文人地理分布及区域分析

从《赤壁》看当代三国文化的幻象危机
三国博弈与孙刘荆州之争
“东原”、“太原”、“东太原”、“南太原”详考——兼论罗贯中籍贯“东太原说”之误
近三十年《三国演义》《水浒传》比较研究述略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口、吕、品、器”字型人物板块结构
——以《红楼梦》、《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为例
杨家埠年画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在日本
绵阳与三国文化的情结
南阳三国文化的八大特点
略论镇江地域文化的源流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由孙坚、孙策事看“三国”小说
曹植与其作品中的魏吴关系
关羽为什么斩貂蝉
说小人吕布
论吴越文化的霸性
在历史与传说之间——试论历代三国戏中的周瑜形象
两种不同的艺术风貌——试论《鼎峙春秋》与《祭风台》之“赤壁之战”的不同特点
刘备与甘夫人的关系考释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越研究综述
论诸葛亮的文化人格
对周汝昌先生评说《三国演义》之商榷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