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

180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翁(Ong,Walter J.) 著;何道宽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99

上书时间2024-12-29

林海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品相如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翁(Ong,Walter J.) 著;何道宽 译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41625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3页
  • 字数 240千字
  • 正文语种 英语,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The Technologizing of the Word
  • 丛书 未名社科·媒介环境学译丛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中期传播学大发展以来,世界各地的传播学研究风起云涌,蔚为壮观。进入新世纪之后,在新媒介、新媒体、新传播形式迅猛发展、快速更新的推动之下,传播学大有发展成为显学的势头。
长期以来,国内传播学界关注的重点是传播学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所谓经验学派是以实证主义为信条、技术统计为手段、效果研究为焦点、服务体制为导向的美国主流学派。所谓批判学派则以德国法兰克福的新马克思主义、法国和英国的文化批评以及欧美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为代表。
【作者简介】
沃尔特·翁(WalterJ.Ong.1912-2003),生前任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他以研究中世纪人文学者彼得·拉米斯(PeterRamus)和口语文化著称。他提出了口语文化一书面文化的两极性概念,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分野,界定了原生口语文化的九大特征。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拉米斯、方法和对话的式微》(Ramus,Method,andtheDecayofDialogue,1958)、《语词的在场》(ThePresenceoftheWord,1967)、《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1982)等。
何道宽,深圳大学英语及传播学教授,政府津贴专家,曾任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深圳市翻译协会高级顾问,从事文化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20余年,著译约800万字。著作有《中华文明撷要》(汉英双语版)、《创意导游》(英文版)。译作近30部,要者有:《思维的训练》、《裸猿》、《文化树》、《超越文化》、《理解媒介》、《麦克卢汉精粹》、《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真实空间:飞天梦解析》、《麦克卢汉书简》、《传播与社会影响》、《新政治文化》、《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模仿律》、《莱文森精粹》、《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伊拉斯谟传:伊拉斯谟与宗教改革》、《中世纪的秋天:14世纪和15世纪法国与荷兰的生活、思想与艺术》等。长期在学术报刊上发表一系列专业论文,要者有《比较文化之我见》、《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崇“二”的心理定式》、《试论中国人的隐私》、《论美国文化的显著特征》、《论非言语交际》、《比较文化的新局面》、《水向高处流》、《媒介即是文化——麦克卢汉媒介思想述评》、《麦克卢汉在中国》、《和而不同息纷争》、《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双星:伊尼斯与麦克卢汉》、《天书能读:麦克卢汉的现代诠释》、《麦克卢汉的学术转向》、《我们为什么离不开纸媒体和深度阅读:从纸媒体阅读到超文本阅读》、《异军突起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一》、《媒介环境学辨析——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二》、《媒介环境学的思想谱系——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三》、《三代学人的薪火传承——媒介环境学评论之四》、《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命题、源流与阐释一一媒介环境学评论之五》、《破解史诗和口头传统之谜:(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评析》等。
【目录】
译者前言
谢辞
作者自序

第一章语言的口语属性
1.1语文的头脑与口语的历史
1.2你说的是“口语文献”吗?

第二章原生口语文化的现代发现
2.1古人的口语传统意识
2.2荷马问题
2.3米尔曼?帕利的发现
2.4后继的和相关的研究

第三章口语文化的心理动力学问题
3.1作为力量和行为的有声词汇
3.2你知道你能够记住什么:记忆术和套语
3.3再论基于口语的思维和表达的特征
3.4口头记忆
3.5“言语马达”的生活方式
3.6英雄的“厚重”形象和古怪形象的精神作用
3.7语音的内在性
3.8口语文化、社群与神圣情怀
3.9语词不是符号

第四章文字对意识的重构
4.1独立话语的新世界
4.2柏拉图、文字与电脑
4.3文字是技术
4.二什么是“文字”或“真正的文字”?
4.5文字有多种,但拼音字母表只有一种
4.6书面文化的滥觞
4.7从倚重记忆到倚重文字记录
7.8文本特征的心理动力因素
4.9文字产生的距离和精确性,书面语方言与词汇变异
4.10文字和口语的互动:修辞与主题
4.11文字和口语的互动:承载学术的语言
4.12口语文化的韧性

第五章印刷术、空间与封闭空间
5.1听觉主导让位于视觉主导
5.2空间与意义
5.3印刷术的其他影响
5.4印刷文本与封闭空间:互文性关系
5.5后印刷文化:电子文化

第六章口头记忆、故事情节与人物刻画
6.1故事情节的首要地位
6.2叙事与口语文化
6.3口头记忆和故事情节
6.4情节的封闭空间:从游记到侦探故事
6.5“丰满”的人物、文字与印刷术

第七章一些定理
7.1书面文化的历史
7.2新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
7.3结构主义
7.4文本主义者与解构主义者
7.5言语行为理论与读者反应理论
7.6社会科学、哲学与《圣经》研究
7.7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与人的属性
7.8“媒介”模式的交流和人的交流
7.9意识的内部转向:意识与文本
参考文献

索引
译者后记
译者介绍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