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呐喊与流言 书撕缺版权页,品相如图
  • 呐喊与流言 书撕缺版权页,品相如图
  • 呐喊与流言 书撕缺版权页,品相如图
  • 呐喊与流言 书撕缺版权页,品相如图
  • 呐喊与流言 书撕缺版权页,品相如图
  • 呐喊与流言 书撕缺版权页,品相如图
  • 呐喊与流言 书撕缺版权页,品相如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呐喊与流言 书撕缺版权页,品相如图

40 八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子东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M95

上书时间2022-08-09

林海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书撕缺版权页,品相如图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子东 著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0
  • 版次 1
  • ISBN 9787532126989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6页
  • 字数 2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呐喊与流言》收录论文、书评及讲稿共35篇,大部分是作者近年新作,也有一些十几前的旧文。以论题分类,大致可分“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重读文革”及“阅读香港小说”三个部分。“呐喊与流言”不仅是我对自己专业(现代中文文学)重新思考的关键词,也可以勉强用来交代我自己近年来的工作。《呐喊与流言》中第二部分从《重读“文革”(思考笔记)》到《革命·历史·小说》的八九篇文章,都是拙著《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哈佛学术丛书,2000)的补充和发展。啰里啰嗦不厌其烦地讨论“文革故事”如何在当代中文文学中被叙述,也算是我的“呐喊”吧(虽然声音不大喉咙沙哑也没什么人要听)。《呐喊与流言》最后部分有十来篇讨论香港小说的文章,则可以显示我对流言形态市民文学的浓厚兴趣。在西西、黄碧云、李碧华、王良和、昆南、也斯等人笔下的食色“流言”之中,我看到了另一种形态的“呐喊”。当然,我自己还有另外一些讨论乃至散布“流言”的方式,虽不在《呐喊与流言》范围之内,但对待“呐喊与流言”的态度却是一致的,集末附录的讲演稿算是一个注解。
【作者简介】
许子东,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美国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系文学硕士、香港大学中文系哲学系博士。曾任华东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及香港大学、芝加哥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主要论著有《郁达夫新论》、《当代文学印象》、《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当代小说与集体记忆:叙述文革》编(或与人合编)有《香港短篇小说选1994—1995》、《香港短篇小说选1996—1997》、《香港短篇小说1998—1999》、《香港短篇小说选2000—2001》、《输水管森林》、《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再读张爱玲》等。
【目录】
呐喊与流言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若干线索
张爱玲与20世纪中文文学
物化苍凉——张爱玲小说的意象技巧
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
重读“文革”(思考笔记)
海外华文小说中的“文革想象”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以长篇小说《血色黄昏》为例
为大众解脱犯罪感——简化版“文革”《芙蓉镇》
张贤亮笔下的“畸形屈辱感”
红卫兵梁晓声的自白
对“文革”的两种抗议姿态
见证的危机
革命·历史·小说
选本的权利与责任
《浮躁》:当今中国的时代情绪
莫言的两个语汇系统
追赶时代的《钟鼓楼》
韩少功《诱惑》的诱惑
重读《活动变人形》
众人争说《我的文学观》
百年一觉文坛梦——读《施蛰存散文选集》
幸福的“围城”——读杨绛《我们仨》
“上海文学”与香港文学——兼谈“三城记小说系列”的缘起
此地是他乡?
1997年的香港短篇小说
“后殖民小说”与“香港意识”
“无爱”的新世纪?
2000年香港文学一瞥
简评李碧华的长篇《烟花三月》
也读董桥
白先勇的两种文字
西西选大陆小说
香港的纯文学与流行文学
附录一 新时期的三种文学
附录二 现代文学中的上海、北京与香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第94期2002年11月9日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撕缺版权页,品相如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