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7):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
  •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7):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
  •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7):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
  •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7):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
  •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7):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7):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

正版 馆藏书

20 3.6折 56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川 著;王自力、吕川 编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01

印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2-4

上书时间2024-05-21

江南书屋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吕川 著;王自力、吕川 编
  •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118078473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9页
  • 字数 39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Design,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 of Maintainability
  • 丛书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维修性是产品维修方便、快捷和经济的重要质量特性。在研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7):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系统地介紹了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的技术与方法。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包括:维修性的概念和设计、验证基本过程与原则。维修性要求及其确定,维修性模型,维修性设计准则、方法,维修性分析技术。维修性试验与评价技术,维修性虚拟试验与分析评价等: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7):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是《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技术丛书》之一,可供科技工业,尤其是武呂装备研究、研制、试验、生产、玎购、维修部门和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工程技术院校有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符号
缩略语

第1章绪论
1.1产品维修
1.1.1维修的概念与分类
1.1.2维修的重要性
1.1.3影响维修质量与效率的因素
1.2维修性概念
1.2.1维修性的提出与定义
1.2.2维修性与装备质量特性
1.2.3维修性问题
1.3维修性工程
1.3.1维修工程与维修性工程
1.3.2规范的维修性工作
1.3.3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基本过程与原则
1.4维修性设计分析与验证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章维修性要求
2.1概述
2.2维修性要求的作用
2.3维修性设计要求
2.3.1维修性定量要求
2.3.2维修性定性要求
2.3.3维修性要求确定
2.4维修性工作要求
2.4.1维修性工作项目要求
2.4.2维修性管理要求
2.4.3维修性设计与分析要求
2.4.4维修性试验与评价要求
2.4.5使用期间维修性评价与改进要求

第3章维修性模型
3.1概述
3.1.1维修性模型的作用
3.1.2维修性模型的分类
3.1.3维修性建模的原则、方法与要求
3.1.4系统维修性模型的建立
3.2维修性物理关系模型
3.2.1维修职能流程图
3.2.2系统功能层次图
3.3维修性数学关系模型
3.3.1维修性量化模型
3.3.2维修性统计模型
3.3.3维修性数字仿真模型
3.4虛拟维修模型
3.5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4章维修性设计准则
4.1维修性设计准则及实施
4.1.1概述
4.1.2维修性设计准则的制定与控制
4.1.3维修性设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4.2维修性设计准则一般内容
4.2.1简化设计
4.2.2可达性和可操作性设计
4.2.3模块化、标准化和互换性设计
4.2.4防差错和标示设计
4.2.5维修安全性设计
4.2.6维修性人素工程设计
4.2.7测试诊断设计
4.3其他的维修性设计内容
4.3.1战场抢修设计
4.3.2非工作状态维修性设计
4.3.3维修作业环境设计
4.3.4贵重件的可修复
4.3.5环境防护与除锈防锈
4.4产品的维修性设计
4.4.1总体设计中维修性考虑
4.4.2紧固件
4.4.3轴承
4.4.4密封件
4.4.5电子与电气部件
4.4.6机械装置
4.4.7液压装置
4.4.8光学器件
4.4.9润滑装置
4.4.10接插件
4.5软件维护性设计
4.5.1概述
4.5.2设计内容
4.6维修性设计准则示例
4.6.1机电管理系统
4.6.2救生系统
4.6.3航电系统
4.6.4货运系统
4.6.5动力系统
4.6.6液压系统
4.6.7水/废水系统
4.6.8防火系统
4.7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5章维修性设计方法
5.1概述
5.2现场可更换单元的规划设计方法
5.2.1概述
5.2.2LRu规划设计的RMs因素体系
5.2.3LRu规划设计工程化
5.2.4LRU规划设计权衡方法
5.2.5LRu规划设计方法示例
5.2.6注意事项
5.3维修性分配方法
5.3.1概述
5.3.2维修性分配的工作程序
5.3.3按故障率分配法
5.3.4按故障率和设计特性的加权因子分配法
5.3.5相似产品分配法
5.3.6按固有可用度和单元复杂度的加权因子分配法
5.3.7基于时间特性的维修性分配
5.3.8其他分配方法
5.3.9注意事项
5.4维修性预计方法
5.4.1概述
5.4.2维修性预计的工作程序
5.4.3推断法
5.4.4单元对比预计法
5.4.5时间累计预计法
5.4.6注意事项
5.5维修测试的综合权衡
5.5.1测试设备的类型
5.5.2各类测试设备的选择
5.5.3自动测试设备与人控测试设备的对比权衡
5.5.4综合权衡的主要范围
5.5.5机内测试设备与便携式测试设备的比较
5.5.6测试设备选择示例
参考文献

第6章维修性分析技术
6.1概述
6.1.1维修性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6.1.2维修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6.2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6.2.1概述
6.2.2FMEA在维修性分析中的应用
6.2.3应用案例
6.3维修性综合分析
6.3.1以可用度为约束的综合分析
6.3.2半定量综合分析技术
6.3.3综合评分技术
6.4区域维修性分析方法
6.4.1概述
6.4.2基于区域的维修性分析流程
6.4.3分析因素细化
6.4.4逻辑决断研究
6.5维修性综合权衡示例--地地导弹再入器设计方案的分析权衡
6.5.1目的
6.5.2原则与假设
6.5.3备选方案
6.5.4研究途径
6.5.5结果
6.5.6建议
6.6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7章维修性试验与评价
7.1概述
7.1.1维修性试验与评价的目的
7.1.2维修性试验与评价的时机与方式
7.1.3维修性试验与评价的内容
7.2维修性试验与评价的工作要求
7.2.1工作程序
7.2.2计划制订
7.2.3管理要求
7.3维修性统计试验与评价方法
7.3.1方法概述
7.3.2实施过程
7.3.3应用示例
7.4维修性演示试验与评价方法
7.4.1方法概述
7.4.2实施过程
7.5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第8章维修性虚拟试验与分析评价
8.1概述
8.2维修性虚拟试验与分析评价工作内容
8.2.1概述
8.2.2主要工作内容
8.2.3实施步骤
8.3维修性虚拟仿真建模
8.3.1虚拟维修样机建模
8.3.2虚拟维修场景建模
8.3.3面向虚拟试验的维修过程建模
8.4维修性虚拟仿真试验
8.4.1概述
8.4.2维修性静态虚拟仿真试验方法
8.4.3维修性动态虚拟仿真试验方法
8.5基于虚拟仿真试验的维修性分析评价
8.5.1概述
8.5.2虚拟维修分析评价方法
8.5.3基于虚拟仿真试验的维修性核查
8.5.4基于虚拟仿真试验的维修性综合分析评价
8.6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