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原理·图解·案例·司考/全国高等学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系列教材
¥
6
1.3折
¥
48
九品
仅1件
作者卞建林 编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87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卞建林 编
-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6205730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2页
-
字数
45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全国高等学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系列教材
- 【内容简介】
-
“全国高等学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系列教材”是为适应高等学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汁划”而组织编写的,其有别于理论型和传统型教材,采用活泼新颖的{奉例,通过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案例及丰富的图片资料来诠释深奥的法律原理和抽象的法律规则,梳理和解读中西最新立法及发展趋势,深入剖析法学前沿问题;同时结合司法考试内容,婵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学术水平适巾,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合于高校法学本科及硕士师生和相关领域的实务操作人员使用。
《证据法:原理·图解·案例·司考/全国高等学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系列教材》是本套教材中的一种,是在总结多年证据法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颁布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范相关司法解释和我同证据法治发展的情况以及证据法学近年来理论与实践的最新进展而编写的证据法学教科书:它既注重切实而简要地阐述证据法学知识与理论,又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和法律实务,各部分前后呼应,体例平衡,方便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形成了概念清晰、理论扎实、条珲清楚,既能正确把握我国法律规定,又能从一般原理说明问题的教学体系。《证据法:原理·图解·案例·司考/全国高等学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系列教材》紧密绕绕证据法学教育的目标,以传授证据法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为主,兼及学术观点的介绍;在内容上,以通说为主,适当介绍和评价各种学术观点,反映当代证据法学研究发展的新成果。教材注意运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图解诠释出证据法学的各种理念、原理和制度,梳理与解读最新的立法及发展趋势,深入剖析证据法学前沿问题;并在每节后给出若干适合于司法考试的题目,以加强教学的应用性与针对性。对较为复杂的内容适当使用图表予以说明,增加教材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 【作者简介】
-
卞建林,男,1991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为新中国第一位诉讼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刑法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公安部特约监督员,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校兼职或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担任国家级精品课程《刑事诉讼法学》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首席专家,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证据立法研究”和“依法治国与律师权利保障”、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大课题“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专家意见稿”、重点课题“人民监督员制度实证研究”,外交部、联合国人权高专项目“警察调查中的预防酷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证明责任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重点项目“现代司法理念研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主要著作有:《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刑事诉讼的现代化》、《传媒与司法》等,主编的教材有:《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证据法学案例教程》等。
- 【目录】
-
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
第一节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证据法的原则与规则
第一节证据法的原则
第二节证据法的规则
第三章证据的概念和属性
第一节证据的概念
第二节证据的属性
第四章证据的分类
第一节证据分类概述
第二节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第三节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第四节本证与反证
第五节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六节定罪证据与量刑证据
第五章言词证据
第一节言词证据概述
第二节证人证言
第三节刑事被害人陈述
第四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第五节当事人陈述
第六节鉴定意见
第六章实物证据
第一节物证
第二节书证
第三节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第四节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第七章证明概念与证明构成
第一节证明概念
第二节证明主体
第三节证明构成
第八章证明对象
第一节证明对象概述
第二节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第三节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第四节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第九章证明责任
第一节证明责任的涵义
第二节证明责任的承担
第十章证明标准
第一节证明标准的概念
第二节证明标准的属性
第三节证明标准的功能
第四节刑事诉讼证明标准
第五节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第六节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第十一章证明方法
第一节证明的基本方法
第二节推定
第三节司法认知
第十二章证据在审判中的运用
第一节举证质证
第二节认定证据
第三节综合判断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